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這個案件從接洽,簽約,設計製圖,討論,建築線申請,到建築執照,一路下來讓我成長很多!而且也不算是單純的案件,從土地,到法規,當初都花了很大力氣作功課雖然沒賺到錢,不過心裡還是認為值得!只是這學期剛開始,一方面忙碌學校新課業的作業量,一方面協助機構的幾個好朋友準備年底的專業考試,還有自己的其他事物一整個忙碌下來,建築執照後,這個案件其實都是我的師父李建築師在幫忙我,一直到今天到工地現場勘驗二樓版鋼筋,看到一點點樣子,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中午和父親吃飯才在聊到自己的挫折和無力感,感謝老天,業主和工地現場的辛苦人員,下午就給我一個愉快的感覺。
原來業主想要變更幾道外牆面的位置,不過,這個樓地板面積的控制是算精準的,在限制範圍內,近逼面積上限只有2.87平方公尺,換句話說,連面寬6米的陽台深度都不能動,這是辛苦計算的結果!本來擔心現場會反彈,還好,業主很諒解,我覺得,自己真是好運氣的人!

重要的選擇需要自知與自制

許多偉大的人,都因為他們節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有傑出的成就。

最近因為一些選擇正在心煩,想要積極一點又想要保守一點,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煩惱呢?說穿了是害怕自己沒有做到伯拉圖最適境地的選擇,擔心自己沒有在無異曲線上做最適化落點,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開宗明義就說,人類對知識的理解來自個體經驗和接納他人的說法進行知識累積與對照。
事物的預測通常是由因果邏輯和機率所架構,因果的邏輯通常會由理智的心智協助判斷,也會因此得到正確的認知,
機率,白話一點說是風險好了,就要一點心臟或是接受失控的程度來承擔。

在離析一下好了,是一個選擇,一個一個決定放棄事物的選擇,有時候要一點勇敢,一點刻意的愚昧,和一點承認自己限制的任性!

願我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一直認為設計是應用科學,不是玄虛空幻的論述,對於過於深奧的設計理論,
通常敬而遠之,可能我是一個相對上務實的人,相信方法論,相信因果和機率建構的之事或實質世界的邏輯架構。
在大一設計課裡,學生對抱怨不知道怎樣做設計,我做了一個嘗試,由學生扮演設計發想者,我扮演翻譯員,於是對話如下:
『這裡面的空間是什麼?』
『是餐飲空間?』
『我換個問法吧!這是私密空間還是公共空間』
『這一個私密這一個公共!』
『公共空間的牆面是通透的還是封閉的?』
『這一個我要通透看到外面的風景,這一個我要封閉專心看展覽品。』
『封閉的採光要人工來是間接光呢?通透的要大面落地窗還是半窗半牆?』
『….』
對話持續進行,案子也越來越具體,單然這是一個速成的設計也不是一個正統的教學方式,助教的身份讓我沒有這方面的包袱,然後學生對於這個他深度參與的設計越來越投入,翻雜誌,上網找資料和我討論!我相信,他已經上軌道了!
原來是一個語彙和運用的問題,原來是這樣生活化的樂趣。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080不得已的踏實

讓我稍微回想一下,什麼時候開始學著腳踏實地,什麼時候開始學著不躁進??
是準備考試的那幾年吧!
沒有可以閃躲的科目,沒有可以棄保的分數
一步一腳印,各科目併行不偏廢的緩慢移動,不過其實,其實那不是我的習慣!
我是個有小聰明的人
高中因為不喜歡文科和生物課,於是選讀第二類組
大學因為一樣是建築系,環境設計學院裡面的建築系比起工學院的建築系不用學習微積分,當然成為選校的依據
畢業設計因為不喜歡工程實務的硬梆梆,也不喜歡那麼多的規劃理論要念,所以選擇設計組,
到頭來,所有過去規避的,不喜歡的,都在那一場考試中,逐一面對,吃足苦頭!
我們都以為我們是在有選擇機會的情況下做選擇,選擇最喜歡的!
其實,我們可能是在躲避,躲避最不喜歡的!
當時基於這一點,還有工作倦怠,我選擇離開職場,好好休息一年,希望變成用力吸水的海綿寶寶!瀝掉那身疲倦,好好充電!
於是預見新的恐懼,計量經濟學!多變量分析!
聽起來夠嚇人吧!如果你是商科或是數理的背景,你可能覺得還好!
不過你如果是做建築的,或是學設計的!
你一定對我所恐懼的事物感同身受.

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和一個同學的對話不小心擦槍走火
這位同學或許不是故意傷我的自尊
但我卻有意無意的放任自己試探他的底線
我總覺得敢於驕傲自己優秀的人
應該也敢於發掘自己的能力缺口,至少,能承認自己的判斷錯誤!
因為誤判情勢,更動我精心整理的資料內容,其實我期待他理解我
每一筆資料背後的動機,和簡報時我所能預期的效果,
我很習慣和某些場合扮演學員的人,
透過就事論事的彼此共識釐析出最適解決路徑!
不過,我顯然高估了自己善後的能力,和他理解檢討的意願,又或者是這次力氣用的太大,
最後她終於生氣,雖然就事論事,我沒有犯錯,不過讓人不愉快也不是一件好事!
於是我選擇低頭道歉!並在低頭道歉的情況下,硬梆梆的貼了一個冷屁股!
一個不小心偷看到的人說,你怎麼能夠姿態那麼低,我滿是不好意思地說:真的嗎?
我太不習慣過度維護自己的自尊,工作歷練讓我以盡量將事情處理完成為上位任務.
卻也偶爾讓不知互相尊重的人劃傷.
想扮演一個全新學生的心態,讓我經常放手讓一些可預期的錯誤發生,
我總認為,或許我的強勢和堅持會讓事情做對,但是,剝奪大家嘗試錯誤的機會其實不道德,
於是,沉默讓我做某些白功,於是應該有法源依據的課堂練習,變成理論拼湊的集體創作!
然後自己躲進去人群中帶起一張”原來如此的驚訝的情緒面具”.(這樣才像學生呀!)

偶爾扮演著落差極大的腳色,雖然通常,還能勝任,不過前提是
常替換的那幾張面具不被別人曝光,常調適的心境不被自己感受到的自尊心起伏
不過,經常接踵而來的是”受寵若驚的熱絡”或是”無心傷害的悶棍”
尤其來到台南唸書之後,有時候一個異常注視自己的眼神,會勾動我的不安全感.
認識朋友當然是好事,被自己不認識的人眼光試探,是不舒服的事.即使沒有惡意.

一時一地一心一境,在台南,我的心境比較像服兵役,
盡情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偶爾做做蠢事
工作過之後念研究所坦白說,的確是比起當年讀大學還要得心應手
業主,老闆,客戶的想法不好掌握,教授加上期初教學大綱和參考書目,
雖然功課不輕鬆,不過大概都能預測並判斷下一步該怎麼移動,
許多事情變的容易預期而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及時施力,
唯一的問題是時間,雖然有一個歌手說”時間就像乳溝,擠一擠就有了!”
顯然,我還不得要領,睡眠是我開學後,經常用來購買時間的代幣.

這件事情其實我也想找出最適解,不過顯然不容易,
因為,我最大的困擾是腳色混淆帶來的調適不良,
同時,清楚切割幾個腳色,個別扮演又是我的堅持,於是陷入進退不得的兩難!


兩難歸兩難,過兩天等這位同學氣消了,再道歉一次吧!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078建築師考試的不合理性-96結構

建築師考試終於考完了,這個曾經是我巨大壓力的惡夢,在前天測驗完畢,今年的題目,結構偏難,其他都還好,因為某些原因,每年看看考題,甚是解一下設計,不管對錯,是我的習慣,今年結構真的算難.
先說我對這次考試的看法,我認為今年這次結構考卷能夠得心應手的處理這份考卷的人,不會超過20個人,這是我心理面憑感覺所粗估的數字,身邊有參加考試的朋友,和已經通過考試的朋友,是我當作”今年參加考試即將應考建築結構學該科考生”母體的參考樣本,隨機抽樣,不過不算太隨機,環境使然,這些樣本裡,南部某大學高材生比例偏高,對這裡面的某些高材生而言,這份考卷的確是可以在20分中之內解開的題目,只要套用某些速算公式,搭配速解法,不過,就我以聊天抽樣的方法分析,結論是,會算的人絕對不多!
然後我想談談放水,理論上,我們不該期待放水,因為這是系統外部經濟的問題,沒有用力的必要,如果以,總共讀多少本書,讀過的講義資料堆積起來的高度,每天讀書幾小時,每天睡眠幾小時,結構練習題目數量,或是考前睡眠時間,來衡量,這場考試我們準備的充分程度,我想這不但是內部性因素可以掌握而且又是內部效度高的評量方法,又如果準備充分代表通過考試的容易程度高,我想這是一個不考慮”實務相關性”的實務專業技術考試至少還算是公平的測驗.
但是,這是一個真正公平的考試嗎?
當與實務需求脫節的一份題目出現,我們會好奇的是這只有20個能通過的考試會真的只有通過20個人嗎?我不相信,至少會有21個人,因為去年放結構的人數已經被相當質疑和不認同,考選部和選舉多少有點壓力,過少人通過結構考試的確是奇怪的事!
如果到時候結構通過的人超過20人,那麼表示什麼??表示有些考生有點觀念但還是不會算的人將會通過考試!計算題目居多+有點觀念+不太會算+通過考試=放水!
對!這就是放水!
放水的文雅說法大概是評分的裁量權,或是愛財惜才之類的文字包裝!
但是,就1+1=2這樣單純的計算題是可以被清楚累計計分的.
如果,複雜的學說可以用文謅謅論文的格式被清楚紀錄成人類的知識期刊,那麼計算題給分方式應該可以由命題老師清楚交代評分方式,(正如建築師之於監造計畫書,是否出題應同時交代怎麼給分,不過,考選部顯然對評分者評判考生程度的能力質疑,所以,如果打算不保留通過科目而欲重新應試者,都要寫切結書聲明放棄以前通過的及格資格.換言之,這不是要檢驗有沒有通過6科的實力,而是演一場考生在4年內依序通過6科換取考試及格證書的戲碼.)
所以,我在此為一個可能的未來事件預測並做出一個陳述 ,今年通過結構人數超過20人者,本次結構考試的評分即有放水現象.
不過,你很難質疑或求證為什麼是20人不是22人,因為考選部的回答永遠不夠理性或開放,我們永遠無法深入查證每一分的來源和每一位考生真正的實力,換句話說,各位眼前的讀者很難舉證反駁我,除非請通過考試的考生現場解題,交代思路!
幸運之神永遠存在,外部經濟或是外部成本都是我們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們不會知道考試坐在我們前後的是高手還是肉腳,正如我們不會知道這份考試會出的困難還是容易,即使容易人人會寫,交卷時我們心裡都知道大家都會寫,會不會冒出來通過及格分數還是未定數,出的難,或許相關的思路邏輯的展現,死路求生的衝刺反而感動判官.
只要有外部經濟條件存在,又無法將外部成本內部化,放水這件事,就跟考試時前面坐著一個穿紫色絲襪配迷你裙搭低胸小可愛一看就知道是應屆畢業的青春女大學生一樣悉鬆自然,於是,本來會寫的題目,被芬芳雅致的香水迷惑,結果連解釋名詞都忘光,這樣的外部性跟題目爆難一樣悲哀!
建築師考試是不是都需要依靠悉鬆平常的外部性,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某些建築師的成功是內部優勢外部化的結果,無論是營造廠老爸協助造神運動,還是岳父大人提供舞台(當然自己還是絕對要努力的!!)
我也知道個人的努力常常有其極限,需要一點助力來完成!(我不否定幸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除非我願意放棄因為幸運帶來的外部經濟收益,因為我珍惜所有的努力過程及福分,和運氣; 試問,就算因為研究所期中考考題出現在建築師考試卷中而讓自己有幸運的罪惡感,答案你寫是不寫?及格證書你換是不換?還是關掉良心一路走到貸款開業?讓嘴巴說的和手上做的完全脫節?)
沒有人會期待快速設計的答案卷上創造了新的建築理論,因為快速設計不過就是有學習途徑的考試行為,說穿了,建築師不過就是通過考試的考生罷了!通過考試就是重點,設計能力再強,工地經驗老練,設計約業主不簽約,就不用期待未來的建築執照.甚至使用執照.
考上建築師執照以前的道德良知,就像沒有業主簽名的設計合約,只是期待,還不是真實,有名目意義(未經過利率折減,未經過市場洗禮), 基本上沒有實質意義.我們可以把這份合約完成的期待移轉為說服業主相信我們服務品質的那個簽字.說白一點就是,把之前建改社裡面某些美好期待(理論實務結合…之類的)先收起來(面對業主時,壓力會讓我們迅速成長的,不管實務或服務),先拿到分數再說!
眼前的建築師考試就是六根試管和金字塔的關係,當上帝的手要來挑人,我們準備好了沒??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用盡全身的力氣!
這兩天過的很炮灰!哈哈!
不過這並不是一個意外,
基本上,收集訊息其實是這次出席的主要原因,
雖然相當疲倦,我還是很開心
不過既然是要收集準確的資料,出席過程中全力以負仍然是不可少的
了解評分方式和注分甜鹹會是有用的情報
協助調整方向和協助自己的投資比例的建立
不過既然都全力以負,即使肚子裡東西不多,還是嘔心瀝血的掏空
回家的高鐵旅途上精神鬆散,完全集中不起來!
和業主約定討論空間需求
這是第一次設計討論
準備好一些手上的過去設計圖面和合約書
出發前撥一通確定的電話
業主說他已經又找人了
小小的錯愕我以輕鬆的語氣帶過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這個狀況在第一次通電話時,
我稍微報價,報了一個數字區間,當時他嫌貴我就聞到味道
只不過,還是想試試!
換個角度,我賺到了今晚和家人相聚的時光!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安靜的聆聽一個大一學生的迷惘,關於未來關於計畫,
在進修就業的下一步中,游移不決,坦白說!有點早
許多給他的意見是,別想太多,現在還早
大一好好的上課就是了
我並沒有給他這樣的答案

簡單敘述了一下這兩個方向的可能後續之後
我建議先做選擇,然後為選擇努力
我也告訴他,最後也許會發現,眼前也許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排序.
當我們需要筷子也需要湯匙的時候,誰先誰後,其實都會是我們的目標!

如果就業,一邊將功課顧好,一邊準備並收集未來面試的作品集資料檔案
如果升學,一邊準備功課和作品集,一邊準備托福
我不知道這樣對不對,但是就我過去的困擾是
我看不見眼前所學和未來職場的關係在哪裡所以學習的有氣無力,
目標不夠明確,使力就越使不上力
但是,我也發現,當方向和距離都具體而篤定的時候
不管焚膏繼晷還是挑燈夜戰,我都全力以赴沉迷而樂此不疲!

規劃的流程是:
資料收集,分析預測,研擬方案,選定執行,回饋修改
目標體系是:
目標,目的,標的,策略,標準,樹狀圖,
完成托福,作品集,推薦函就是提出申請學校的啟動點
完成學科術科的準備與練習,就是進場考試的號角響起
原來人生也是一個重要操作

學生離開研究室,同學說我說的很不錯,原因是具體!
這是我的期待吧!具體!
唯有讓你趕快進入毒癮般的沉迷
才會讓你脫離出游移不定的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