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了幾位非本科系要報考建築研究所的大學生,向我詢問準備方向,我給予的建議有兩部分,第一部份是到「準建築人手札網站」爬文,站長先生本身就是一個大學非本科系的建築人,過來人的經驗早給予許多人協助與指引。第二部分我給予以下這些建議。如果想要準備插大、轉學考,而您也在我所提過的「準建築人網站」上爬過人,可以參考一下我的「第二部分」。
一、首先,瞭解該學校的考試科目,常見的有簡單的建築史,建築構造,建築理論,建築理論通常從建築史可以準備到。這是學科的部分。是讀書考試的東西,因此建議花時間閱讀,建築是乍看之下有趣,但當作一門要考試的科目順便索然無味,所以我建議,第一次像讀故事書一樣地閱讀,建築史其實有脈絡可尋,不同年代的藝術性與建築風格也經常可以作比較,不用太快處理這件事,一開始像讀故事書一般地理解變化的理由和變化的效果即可,讀過幾次之後慢慢地會組織起來,接下來,在整理筆記,各時期的特徵、小圖、重點、變化的前因後果。到近代史的時候會讀到理論,白派,可布西埃,這個時候的現代主義會有趣很多(至少對我是這樣),理論的部分會碰到。
二、術科考試:
轉學考、插大考,並不期待學生的建築設計的圖相當成熟,但期待在圖面上看見學生未來可能性。這位學生會不會喜歡作設計?能受得了辛苦嗎?因此,畫圖的用心是不可少的。不過關於畫圖這件事是這樣的。老師大多不會太喜歡匠氣很重的圖。什麼叫匠氣很重?簡單講,我認為是畫圖、上色的表現方法很豐富、很濃郁,很溢情的。那經常是坊間某些補習班的教法,怎樣用粉彩渲染、怎樣用麥克筆畫大理石桌子的反光,那些教法經常是對得住專科學校胃口的作法,不是說這樣的畫法不好,而是方向不同,這些有一天也許我們某幾個部分也需要學習,但卻不是在大學插大考試的場合中。大學老師通常喜歡看比較學院派的東西,如:鉛筆素描、鋼筆速寫。這種比較硬底子的繪圖方式所呈現的線條或圖樣經常是簡潔素淨的,可以很容易讀出缺點和機會。沒有粉嫩漸層色彩的掩護,對於空間輪廓的觀察能力與描述能力一目了然,當然,缺點也一目了然。
面對這樣的考試,務實地跟著畫室上幾堂素描課,或是跟著書本自學透視圖的畫法,我想是有效的。高著畫室上課,畫圖的準確性很容易提升,當然建議靜物畫了幾堂之後,要到戶外畫畫公園景觀(比較柔線條的畫景),跟著書本學透視圖的目的是讓畫出來的建築的圖比較建築,建築系的圖學其實也沒有被訓練太多,因此記住幾個繪製透視的原則或規矩之後讓他變成你畫圖的習慣,例如找消點、消線,透視圖上等分線的方法。多練習幾張,畫的圖就會開始有感覺。
如果你本身喜歡畫圖,大多數的情形下,機會是比較大的。無論如何,建築系老師不願明講的選才標準其實就是「手上功夫」。這是一種有良知的標準。因為一個手上功夫好的同學,如果願意保持虛心的態度「學習建築」,通常會在建築設計裡得到比較多的樂趣,將來這條路繼續走下去的機會也越高。如果問我有什麼具體方法可以作的話。我會建議,找一本你覺得讀起來不知吃力的「透視圖」畫法的教學書。然後到畫室上課,去畫畫(畫物品的輪廓),而不是學上色(為輪廓的面域上想要逼真的色彩)。顏色上得好,如果輪廓描述的能力(就是畫畫)不好,反而是自暴其短。畫畫說來是一件真功夫,畫的像,即使用鉛筆、原子筆神韻都有機會傳達出來。加油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