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805作設計和打高爾夫球的關連



上午打一場球,這是第二次下場,也是在彰化球場。打完球回家洗澡,本來想到球具店補點東西,中午過後,開始下大雨,才剛覺得倒楣,有忽然覺得其實很幸運,因為這兩次打球的天氣,都很不錯,太陽不會太大,一點點雲遮蔽烈日豔陽,微風徐徐吹過,很舒服,今天還看到一隻大老鷹,好大隻、好壯觀。

FB看見Livia學姐聊設計與教學,早上打球的經驗讓我有以下這些想法稍微抒發一下。

這個禮拜為了讓右手好好休息,這幾天的體育課,改到健身房跑步,國書昨天電話打來邀約的時後,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不過,想想去打個球也好,於是更改今天體育課的行程。

前幾洞,開球尚可(不過我適用六號鐵開球)。但是開完之後的推進,一項熟悉的七號鐵竟然不行,同行好友開始給建議,球位、姿勢、抬頭等等。不過我心理知道,其實是節奏感,一個禮拜沒揮杆,節奏感跑掉是事實。

朋友都是好意,我很高興他們關心我,不過,我知道我等待的是什麼,我等待的是熟悉感,是球感。我的作法是,每球揮杆前全身退後一個腳掌的位置,在白球後空揮杆一兩次,觀察杆頭和草皮的軌跡,這樣的缺點是我的體力會消耗的快,但好處是球感會喚回來。我注意到杆頭刮過草皮的痕跡從中間逐漸向後移動,和切過草皮表片到刮進草皮腰身,我相信這是球感快要回來的前兆,前兩個禮拜的在練習場的揮杆,都在挖地瓜,一方面手痛一方面讓我失去信心,手越痛,就打的越差,越差就沒信心,不如好好休息一陣子。然後,狀況大概接著就近入穩定階段,那回穩的第一球擊出後,國書問,「是球位的關係嗎?」「應該也是的,不過節奏感好像有回來一點。」順順的打完十八棟,還沒十點,於是大家就在球場大廳的簡餐區喝個飲料。

Azot學長用游泳來形容設計我覺得很貼切,而今天打球的體驗也是。打球其實是一個很細膩的運動,說起來和作設計很像,從球位、姿勢、節奏、甚至呼吸,都很重要。常常一抬頭、或是左腳沒定住,球移動軌跡就一整個混亂。

設計教學的過程,我重視信心的建立和設計邏輯的打開,有一部份可以說的清楚,有一部份很難。可以說清處理多是手法選用的理由,例如:視野影響選用大面窗。人潮影響量體虛空間的留設。說不清楚的也很多,例如:為什麼黃金比例好看。會什麼大理石和清水就是不和諧,為什麼要這樣畫。

教學的過程,如果有一部份示範搭配解說,或是因應學生的草圖作一些操作修改示範,我認為一定會比光是說明還有要幫助。但畢竟這種細膩能力的學習都是從嘗試及臨摹開始,最終還是要在試誤中得到成長,教練可以幫我們調上杆下杆姿勢,但是,順勢揮出,還是需要經常的練習。現在學校要不要這樣教我不知道,但我上課的時候,動手進行建設性修改,是我的習慣也是自己想要繼續維持的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