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屋探路是這一堂課的主題,講師是元根建築工坊的吳武易建築師和隆大營建的郭董與吳小姐。(主講者的名字我在找找看。)
這篇心得報告,我打算從三部分談起建築設計上、經營銷售兩方面報告。
第一部份 建築設計
元根建築的設計能力並不是新聞,因此,我就先省略讚美之詞。這個案子的建築設計是很元根風格的或是說很現代主義的,陽光充裕、空氣流動不是新的操作議題,而是可布從很久很久以前的CIAM強調至今的故事,因此議題與造型不算新穎,但手法運用卻是值的提出來提醒我們。
手法一:側邊退縮
側邊退縮是昂貴的規劃作法,因為原本可以由兩戶分攤的共同壁的營建成本,完全省不下來,這不單是每一戶多一片牆壁的成本,還有施工便道,施工動線規劃的成本。這會是整體成本的單價部分的提高,泥作、模版、鋼筋無一倖免。同時,建築室內空間會減少,必須精準的規劃室內空間以避免室內太狹隘。雖然美美的照片中大面玻璃窗以及中庭綠美化讓室內走廊看起來似乎還有規劃書架的迴旋有餘,但我質疑真實使用的時候,日時生活用品(衛生紙、尿布、棉被包,大小收納紙箱)的進入,能不能保持空間的乾淨。但這個操作手法最大的好處是創造出每一個空間的採光與視野。當然同時也多一個設計舞台的機會,因為原先是共同壁的立面,這時候是需要處理的。
手法二:天窗
天窗的效果是直接取得日照光線,在住宅建築類型主要提供的是室內休憩行為的滿足,因此不是每個空間都有開天窗的條件,在本案中可以讀到開天窗的邏輯,本案位置是入口長形玄關,以及洗衣間。這手法運用極好,可以這麼說的是如果住宅的私密性再區分為私密與開放,或說短暫駐足或常時停留的話,天窗顯然適合的是開放與暫時駐足。所以,出現的是玄關的一線天,與洗衣間的明亮天穹。
因為這個案子的配置已經是獨棟模式的配置方式,因此沒有傳統透天厝陰暗的樓梯間廁所的問題,那如果有呢?樓梯間的上方開一口天窗,搭配鴛鴦梯平台處剖出兩踏創造出安全的垂直光通道,我認為是一種讓室內明亮的解法。
鋼絲簾格柵
手法三:玻璃女兒牆。
玻璃女兒牆的透明性質,提供屋頂產生一種曠野的機會,因為沒有110公分的還狀封閉。110公分的女兒牆可能需要的是清潔的維護習慣。這會很值得,個人覺得在規劃設計上,並不建議在正立面上使用這個手法,
手法四:端景的圓梯。是一個有趣的樓梯,輕巧而造型可愛,是一個端景,也是一個有趣的空間場景。
手法五:實虛錯落的室內空間。放在三樓的露台,讓三樓宛如一樓地親近戶外空間。
第二部分:經營銷售
會後的發問時間,我問了兩個問題。
「有沒有評估過市場接受度?」
「這個案子的銷售時間多久?」
吳小姐回答:
「很久,約一年多,來一百組客人,欣賞的人多下定的人不多。」
「市場調查就是到百貨公司看有沒有人購買昂貴的東西,從此觀察消費能力。」
「保固多久?」
這樣的回答,沒有超出我的想像,也就是說。市場其實有市場真實的需求,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案子,不過不一定會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案子。另外一個我質疑的不合理處是,關於保固。越驚豔的設計效果,來自越不尋常的設計手法,越不尋常因此使用維護的需求就高於一般保守而傳統的作法,我詢問保固這個問題,其實背後的目的在理解,這樣的建案預期的投入的後續成本。吳小姐的回答:「我就住在這裡,我會是第一個發現瑕疵的人,我這一戶也會是最後一個修復改善的一戶。」很感動吳小姐或是隆大營建的用心,不過,有一點點官腔的感覺,因為一方面無法得知這是吳小姐的用心還是隆大的用心,另一方面無法確實得知後續的保固成本。在一個建案配置一個銷售服務人員並不是常態,這樣的作法只能說可遇不可求,也不是可以具體模仿學習的作法。
建築設計似乎有一個宿命,就是建築人操作設計的目標,總是脫離市場需要。而建築人想要安置在業主的建築物的私密的響往,其實是一個偷渡。
最近,因緣際會,和一位有在台北市推案的建築師(也是建設公司,而這位建築師也相當熱愛設計)進來經常電話聯絡,我們也談到這件事情,如果我們不能在市場和偷渡的意念間取得平衡,我們會很難過,同時也賺不到足夠安居樂業的財務處境。但,市場和我們的私密想法的距離竟如此大的懸殊。下一步怎樣走呢?我們面面相覷。上一次的討論,和劉建築師並沒有具體的結論,反倒是自己慫恿著劉建築師分享一個在內湖的建案,一個從土地規劃、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往返兩岸在煙霧瀰漫帶著口罩的工廠中細心確認建材。嘿嘿!下次辦網路聚會活動又多了一個口袋名單。
不過,後來有另外一位聽者問「這種有設計感的房子一定要這麼貴嗎?」高雄地區面寬不到五米,臨公園的透天厝售價四千萬以上,的確不是一件便宜的物件。隆大的郭董很誠實,除了因為設計獨特而造成的營建單價的提高,昂貴的建材、頂級的歐洲廚具等等,也是墊高單價的因素。
這堂築生的課程很房地產,雖然是設計主導產品走向的案子,卻是值得建築人聆聽的一課,講者分享這個經驗很詳實,雖然,讓我們對著個案子的夢幻性有些裂痕(光是推案就推一年半多~應該會讓很多人夢醒吧。)不過,卻也讓我感受到吳建築師作設計的熱情以及隆大想打造一個作品的勇氣,是的,勇氣!
當然也感謝前輩們用這種模式對後輩給予鼓勵。好的案子雖然不一定熱銷,但他存在的故事性和理想性卻是常常久久的。建築人加油啦!
這篇心得報告,我打算從三部分談起建築設計上、經營銷售兩方面報告。
第一部份 建築設計
元根建築的設計能力並不是新聞,因此,我就先省略讚美之詞。這個案子的建築設計是很元根風格的或是說很現代主義的,陽光充裕、空氣流動不是新的操作議題,而是可布從很久很久以前的CIAM強調至今的故事,因此議題與造型不算新穎,但手法運用卻是值的提出來提醒我們。
手法一:側邊退縮
側邊退縮是昂貴的規劃作法,因為原本可以由兩戶分攤的共同壁的營建成本,完全省不下來,這不單是每一戶多一片牆壁的成本,還有施工便道,施工動線規劃的成本。這會是整體成本的單價部分的提高,泥作、模版、鋼筋無一倖免。同時,建築室內空間會減少,必須精準的規劃室內空間以避免室內太狹隘。雖然美美的照片中大面玻璃窗以及中庭綠美化讓室內走廊看起來似乎還有規劃書架的迴旋有餘,但我質疑真實使用的時候,日時生活用品(衛生紙、尿布、棉被包,大小收納紙箱)的進入,能不能保持空間的乾淨。但這個操作手法最大的好處是創造出每一個空間的採光與視野。當然同時也多一個設計舞台的機會,因為原先是共同壁的立面,這時候是需要處理的。
手法二:天窗
天窗的效果是直接取得日照光線,在住宅建築類型主要提供的是室內休憩行為的滿足,因此不是每個空間都有開天窗的條件,在本案中可以讀到開天窗的邏輯,本案位置是入口長形玄關,以及洗衣間。這手法運用極好,可以這麼說的是如果住宅的私密性再區分為私密與開放,或說短暫駐足或常時停留的話,天窗顯然適合的是開放與暫時駐足。所以,出現的是玄關的一線天,與洗衣間的明亮天穹。
因為這個案子的配置已經是獨棟模式的配置方式,因此沒有傳統透天厝陰暗的樓梯間廁所的問題,那如果有呢?樓梯間的上方開一口天窗,搭配鴛鴦梯平台處剖出兩踏創造出安全的垂直光通道,我認為是一種讓室內明亮的解法。
鋼絲簾格柵
手法三:玻璃女兒牆。
玻璃女兒牆的透明性質,提供屋頂產生一種曠野的機會,因為沒有110公分的還狀封閉。110公分的女兒牆可能需要的是清潔的維護習慣。這會很值得,個人覺得在規劃設計上,並不建議在正立面上使用這個手法,
手法四:端景的圓梯。是一個有趣的樓梯,輕巧而造型可愛,是一個端景,也是一個有趣的空間場景。
手法五:實虛錯落的室內空間。放在三樓的露台,讓三樓宛如一樓地親近戶外空間。
第二部分:經營銷售
會後的發問時間,我問了兩個問題。
「有沒有評估過市場接受度?」
「這個案子的銷售時間多久?」
吳小姐回答:
「很久,約一年多,來一百組客人,欣賞的人多下定的人不多。」
「市場調查就是到百貨公司看有沒有人購買昂貴的東西,從此觀察消費能力。」
「保固多久?」
這樣的回答,沒有超出我的想像,也就是說。市場其實有市場真實的需求,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案子,不過不一定會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案子。另外一個我質疑的不合理處是,關於保固。越驚豔的設計效果,來自越不尋常的設計手法,越不尋常因此使用維護的需求就高於一般保守而傳統的作法,我詢問保固這個問題,其實背後的目的在理解,這樣的建案預期的投入的後續成本。吳小姐的回答:「我就住在這裡,我會是第一個發現瑕疵的人,我這一戶也會是最後一個修復改善的一戶。」很感動吳小姐或是隆大營建的用心,不過,有一點點官腔的感覺,因為一方面無法得知這是吳小姐的用心還是隆大的用心,另一方面無法確實得知後續的保固成本。在一個建案配置一個銷售服務人員並不是常態,這樣的作法只能說可遇不可求,也不是可以具體模仿學習的作法。
建築設計似乎有一個宿命,就是建築人操作設計的目標,總是脫離市場需要。而建築人想要安置在業主的建築物的私密的響往,其實是一個偷渡。
最近,因緣際會,和一位有在台北市推案的建築師(也是建設公司,而這位建築師也相當熱愛設計)進來經常電話聯絡,我們也談到這件事情,如果我們不能在市場和偷渡的意念間取得平衡,我們會很難過,同時也賺不到足夠安居樂業的財務處境。但,市場和我們的私密想法的距離竟如此大的懸殊。下一步怎樣走呢?我們面面相覷。上一次的討論,和劉建築師並沒有具體的結論,反倒是自己慫恿著劉建築師分享一個在內湖的建案,一個從土地規劃、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往返兩岸在煙霧瀰漫帶著口罩的工廠中細心確認建材。嘿嘿!下次辦網路聚會活動又多了一個口袋名單。
不過,後來有另外一位聽者問「這種有設計感的房子一定要這麼貴嗎?」高雄地區面寬不到五米,臨公園的透天厝售價四千萬以上,的確不是一件便宜的物件。隆大的郭董很誠實,除了因為設計獨特而造成的營建單價的提高,昂貴的建材、頂級的歐洲廚具等等,也是墊高單價的因素。
這堂築生的課程很房地產,雖然是設計主導產品走向的案子,卻是值得建築人聆聽的一課,講者分享這個經驗很詳實,雖然,讓我們對著個案子的夢幻性有些裂痕(光是推案就推一年半多~應該會讓很多人夢醒吧。)不過,卻也讓我感受到吳建築師作設計的熱情以及隆大想打造一個作品的勇氣,是的,勇氣!
當然也感謝前輩們用這種模式對後輩給予鼓勵。好的案子雖然不一定熱銷,但他存在的故事性和理想性卻是常常久久的。建築人加油啦!
2 則留言:
很棒的記錄分享,借小弟列印來細讀!
寫的很直,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Jer果然很積極學習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