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差那麼幾分鐘,場面就尷尬了。我相信他認為我對他相當熟悉,更何況才在MSN聊過並且手機通話過。可是我坦白,我印象薄弱到,「我確定這是我認識且認同的朋友。」
老天爺給我機會在他口裡套住幾個關鍵字,所有的回憶湧上心頭,資料瞬間即時傳送到達我的大腦。所有的資料收斂在一起,使圖像完整。這應該是不能怪我的,剛認識時候,我覺得這個人不錯,彼此留了資料,稍微有點熟的時候,相聚的場合已經不在,勞燕分飛。當在網路上重逢,甚至MSN的時候,我還沒將名字和人名連在一起。然後透過書信往返有些交流互動,我也正在等機會遇到他本人。
好巧不巧,今晚相遇,可惜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聊天。緣分這個東西,真的很玄。
強調一下,他是男生。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564異地重逢
不經意的在異地重逢,仔細回憶才想起應該是高中同一屆的不同班同學,一起待過成功嶺,今天的重逢如果不算的話,最後一個未更新的記憶,自在彰化火車站道別,最後一個有印象的對話是,「退伍後怎樣打算?」到事務所磨練磨練。印象中式這樣結尾的。
說是不經意,其實也有跡可尋,建築的環境不大,繞著繞著總是會再聚首,不是嗎?
六年的工作經驗,從營造,到建設,然後即將接手的開發。當時充滿想像的甫退伍新鮮人,如今他算是的老手,在專業的高度上,我需要昂首才能看見他,而我的腳步呢?剛在地價昂貴的在台北市買了房子,同鄉的高中同學應該不會再回來了吧!
我是個很相信「必有祂旨意與用意」的人,如果,騎機車碰到濕鳥屎,我相信是為了提醒我叫我別開快車。那麼今天遇到作建設,即將操作土地開發的他呢?
我該怎樣聯想與自我要求呢?
別被某些不如意蒙蔽了,學習的初衷,是嗎?是吧。
說是不經意,其實也有跡可尋,建築的環境不大,繞著繞著總是會再聚首,不是嗎?
六年的工作經驗,從營造,到建設,然後即將接手的開發。當時充滿想像的甫退伍新鮮人,如今他算是的老手,在專業的高度上,我需要昂首才能看見他,而我的腳步呢?剛在地價昂貴的在台北市買了房子,同鄉的高中同學應該不會再回來了吧!
我是個很相信「必有祂旨意與用意」的人,如果,騎機車碰到濕鳥屎,我相信是為了提醒我叫我別開快車。那麼今天遇到作建設,即將操作土地開發的他呢?
我該怎樣聯想與自我要求呢?
別被某些不如意蒙蔽了,學習的初衷,是嗎?是吧。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562冷場與偏好
大多數的我們都相信做事一定有些方法或原則可以使事情更順利。效率、效果,大概是大多數的我們做任何事的期待。
當事情簡單或事情少的時候,我們可以清醒這樣的原則,因為事情還在我們腦容量暫存區的負荷範圍內。事情多,或是對應窗口多的時候,可能就相對上不容易了。當然,我們還是期待能有一定的效率完成事情。透過工具(PDA,電腦),習慣(註記,規律)、紀律(自我要求)等,一般來講,我們還是期待效率,就我個人而言,算是。後來我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做事情的。
上個月,我為求工作順利,加班趕圖,為了釐清也理解案件和基地的關係,繪製17張剖面圖,加一張目錄當封面之後變成一小本,發現跟建模來理解空間一樣好用。不論任何人問我那個角落的狀況,我可以快速按圖找到剖面,樓梯台階數,窗台位置,我很快進入狀況。本來,再改一些東西,將資料補齊,和結構設備清圖後,致力於施工圖完備,交付現場,面對現場的施工詢問,我們可以以逸待勞,同時,被擱置的幾個案件,也可以騰出時間完成。那些預定這週要送照的案件結果沒有送照,我心裡清楚那並不是我好逸惡勞的結果。
同時我也清楚,一方面我不會再主動加班尋找「超額效率」的可能,另一方面,我還是堅持自己的作法,我經手的設計案件一定透過建模或是詳細的剖面圖群進行設計,單純施工圖繪製我依照同事的作法蕭規曹隨。
太被動嗎?我真的不願意啟動所謂的「行動力」,因為我始終不清楚,這個案件的進行,大家心裡真正的期待。我不想發動了引擎之後,被冷水波熄。
「我們先不用畫剖面!」
「這個結構會處理!」
「現場應該可以處理吧!」
其實,沒有建模或畫剖面圖,我真的無法想像並決定確實的作法,當然設計也不算做完。
其實,有些東西不只是結構,還有設備,這一點點當初不做好決定的事情,到了工地現場,問題不會憑空消失。
其實,有些問題有時候在沒有做出明確設計決定之後,以為現場解決了,其實不是後續提出疑義並由設計單位扛下責任就是為將來埋下出乎意料的地雷。
當然,如果我讀到幾句「踩煞車」的線索,不用察言觀色,我都會立刻鬆開油門。除非,有明確「踩油門」,的動令。「稱職的職員」是我的目標。
手上幾個原本在談的準客戶,我一口氣全部鬆手。欺騙人家感情一次,別人也許會原諒,欺騙兩次,我覺得關係就惡化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看不見時間資源上可預期的「時間預算」,我認為和客戶談案子是危險的事情。談成合約結果沒時間接洽或是延宕案件,都不是好事。先有看得到的時間再有案件的後續。
寧可自己冷場,也盡量避免客戶端冷場。
而我也知道有些事情,其實是「個人偏好」。
當事情簡單或事情少的時候,我們可以清醒這樣的原則,因為事情還在我們腦容量暫存區的負荷範圍內。事情多,或是對應窗口多的時候,可能就相對上不容易了。當然,我們還是期待能有一定的效率完成事情。透過工具(PDA,電腦),習慣(註記,規律)、紀律(自我要求)等,一般來講,我們還是期待效率,就我個人而言,算是。後來我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做事情的。
上個月,我為求工作順利,加班趕圖,為了釐清也理解案件和基地的關係,繪製17張剖面圖,加一張目錄當封面之後變成一小本,發現跟建模來理解空間一樣好用。不論任何人問我那個角落的狀況,我可以快速按圖找到剖面,樓梯台階數,窗台位置,我很快進入狀況。本來,再改一些東西,將資料補齊,和結構設備清圖後,致力於施工圖完備,交付現場,面對現場的施工詢問,我們可以以逸待勞,同時,被擱置的幾個案件,也可以騰出時間完成。那些預定這週要送照的案件結果沒有送照,我心裡清楚那並不是我好逸惡勞的結果。
同時我也清楚,一方面我不會再主動加班尋找「超額效率」的可能,另一方面,我還是堅持自己的作法,我經手的設計案件一定透過建模或是詳細的剖面圖群進行設計,單純施工圖繪製我依照同事的作法蕭規曹隨。
太被動嗎?我真的不願意啟動所謂的「行動力」,因為我始終不清楚,這個案件的進行,大家心裡真正的期待。我不想發動了引擎之後,被冷水波熄。
「我們先不用畫剖面!」
「這個結構會處理!」
「現場應該可以處理吧!」
其實,沒有建模或畫剖面圖,我真的無法想像並決定確實的作法,當然設計也不算做完。
其實,有些東西不只是結構,還有設備,這一點點當初不做好決定的事情,到了工地現場,問題不會憑空消失。
其實,有些問題有時候在沒有做出明確設計決定之後,以為現場解決了,其實不是後續提出疑義並由設計單位扛下責任就是為將來埋下出乎意料的地雷。
當然,如果我讀到幾句「踩煞車」的線索,不用察言觀色,我都會立刻鬆開油門。除非,有明確「踩油門」,的動令。「稱職的職員」是我的目標。
手上幾個原本在談的準客戶,我一口氣全部鬆手。欺騙人家感情一次,別人也許會原諒,欺騙兩次,我覺得關係就惡化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看不見時間資源上可預期的「時間預算」,我認為和客戶談案子是危險的事情。談成合約結果沒時間接洽或是延宕案件,都不是好事。先有看得到的時間再有案件的後續。
寧可自己冷場,也盡量避免客戶端冷場。
而我也知道有些事情,其實是「個人偏好」。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561犯錯檢討
上司交給我一張單子要我和某位介紹人聯絡詢問一些資料,這位先生之前見過面稍微談話過。手上工作正在趕工拜託同事聯絡,客戶回電指明找我,於是通上電話。電話上聽起來的意思,似乎前天這位先生有來這裡和上司通過電話談妥了案件委託的相關事宜,業主經由介紹人邀約,希望我們這邊去現場看看。於是我答應並約定星期六十點基地現場。
跟上司報告這件事之後,上司說,「不用去現場,先報價就好。」
恰好也是忙碌的一天,一直到昨天下午四點多,我才想起要謝絕這個現場勘查。撥電話給該聯絡人,才發現是誤會。「先前已經有人像業主報價了!!而且聲稱是我們公司」。
這個誤會會發現是我在電話上直接報單價。邊講電話,一邊用手語快速詢問同事這類提案的單價,一邊按計算機算算面積,所謂的前報價,幾乎是不可能的價格,不過不是天價,是低價!這樣的條件就更不可能過去現場了!我猜想,是不是之前上級認為不划算介紹給他的設計師朋友,結果名片掉了,直接找到這裡。剛好上司又忘了!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要檢討這件事,在我個人部分犯的錯。有兩個,工作行程未和上級確定即應允,謝絕電話太晚告知約定的另一方。
第一個牽涉到對上司的尊重,這是禮貌和職場倫理的問題。
第二個涉及到時效性的問題。交客戶書圖資料也是,只能早,不能晚。尤其約定討論,沒有把握就再多延一天,避免遲交,寧可約晚早給,也不可以約早晚給。
不過話說回來,我比較習慣大家的時間都在行事曆上約,我忘記所謂的工作,是把時間買給公司。以我個人的習慣而言,面對邀約的標準流程。在答應或拒絕的前一個程序只有一個,就是瀏覽一下我的行事曆,看當日有無行程衝突。在這份工作之前的工作經驗中,這也多是我的習慣。所以,不小心犯這樣的錯。
這一點,要記住!
跟上司報告這件事之後,上司說,「不用去現場,先報價就好。」
恰好也是忙碌的一天,一直到昨天下午四點多,我才想起要謝絕這個現場勘查。撥電話給該聯絡人,才發現是誤會。「先前已經有人像業主報價了!!而且聲稱是我們公司」。
這個誤會會發現是我在電話上直接報單價。邊講電話,一邊用手語快速詢問同事這類提案的單價,一邊按計算機算算面積,所謂的前報價,幾乎是不可能的價格,不過不是天價,是低價!這樣的條件就更不可能過去現場了!我猜想,是不是之前上級認為不划算介紹給他的設計師朋友,結果名片掉了,直接找到這裡。剛好上司又忘了!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要檢討這件事,在我個人部分犯的錯。有兩個,工作行程未和上級確定即應允,謝絕電話太晚告知約定的另一方。
第一個牽涉到對上司的尊重,這是禮貌和職場倫理的問題。
第二個涉及到時效性的問題。交客戶書圖資料也是,只能早,不能晚。尤其約定討論,沒有把握就再多延一天,避免遲交,寧可約晚早給,也不可以約早晚給。
不過話說回來,我比較習慣大家的時間都在行事曆上約,我忘記所謂的工作,是把時間買給公司。以我個人的習慣而言,面對邀約的標準流程。在答應或拒絕的前一個程序只有一個,就是瀏覽一下我的行事曆,看當日有無行程衝突。在這份工作之前的工作經驗中,這也多是我的習慣。所以,不小心犯這樣的錯。
這一點,要記住!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560 資源的爭取與指派
3daysRain是我去年認識的朋友,後來才知道他很強,公務考試對他來說相對上算輕鬆,建築人網站上,網友q111q000提出了兩個好問題。第三個問題問的很直接,則是讓我稍微感受到他對考試的焦慮。
「3daysRain 兄,請問你: 1.如果你先取得建築師,還會去考公職嗎? 2.三年後取得換照,會轉換跑道嗎? 3.哈哈!!!請問你本次高考第幾名?」
這個問題勾起了我好幾年前生活的記憶,趁這個機會,我也回答了一下。
1. Pliotb:「…因為由於考上公職而就任公職與因立志要就任公職而考公職情形應該不一樣,…」這句話講得很好,這其實是兩種情形。
考上建築師之後,我沒有繼續考公職,目前也還沒有想去考公職的期待。但曾經想擔任公職,而尋找公職轉任的缺,當然這樣的缺會越來越少,甚至沒有。
去年底今年初的時候,學校課業告一段落,打算重回職場。有一個公職轉任的缺在我家附近出現,剛好有朋友在該單位裡,他也跟我詳盡的介紹這個職缺的SWOT,感覺大約可以勝任,將所有資料準備齊之後也送出履歷資料,也和該單位人事主管,和更高的長官接觸了一下。大約八字有半撇。
不過在最後一刻,我為自己踩煞車,選擇回到「事務所」。
對某些人來說,事務所是很操,薪水不多的地方。對我來說也是。
考公職無疑是一條離開地獄般環境的唯一出路,當然轉行也是。不過那都也很好。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想法。但確實是,我比較喜歡實質操作「規劃設計」。
對我來說,規劃設計的實務,沒辦法在「學校教育」中學得,也無法在「證照考試」中學得。唯一的機會只有在事務所用滑鼠和草圖紙磨平面、和承辦周旋法令解釋、和業主議價談判、和廠商討論工法、和施工單位釐清施工責任的過程中。規劃設計專業,才會點點滴滴的累積成長。
進公部門後很難碰到心目中的好單位,可以作設計有能碰工地。幾年前彰化縣的觀光旅遊處(名字不確定),好像曾經出現過這樣的職缺,不過,我沒找到機會去把握。幾個進公部門的朋友分享經驗,寫狀紙,擬公文,用公文釐清責任全屬,打掃國宅,賣國宅,….聽起來有點雜,可能很好玩,但不是我的期待。
最後中規中矩的到104找工作,當然透過朋友也能找到很不錯的機會,事實上,朋友中也有人開業,不過,104單純很多。
考試是一個途徑,如果花一次力氣可以完成的事,我認為不需要花第二次。除非資源很充裕,或讀書能力很好。所以公務人員考上,而且單位不錯是可以換證的,我也覺得應該把時間花在繼續成長上,而不是花在三年後時間會帶給我們的東西上。而我的作法是,建築師考上後,到工地現場駐地監造磨施工實務,在到事務所磨施工圖和3D。總之,回到野戰單位從基層做起。
不過這只是我土法煉鋼的作法。
就像打撞球,要進步,就是要下球桌廝殺。
當球評,看轉播,都不比下場進步的速度快。
2.所以我當年考上公務人員的話,時間到,大概會離開。至於什麼是時間到,很難說。有時候,機緣成熟這種事情,只能意會很難言語。就像開業時機,有時候很多人詢問,我們覺得好像有案源,可是其實很難講。但是不辦開業,業主也不敢和我們簽約,我們也沒有資格或身分簽約。
資源有限,怎樣調度和怎樣爭取,一樣重要。
個人淺見。
「3daysRain 兄,請問你: 1.如果你先取得建築師,還會去考公職嗎? 2.三年後取得換照,會轉換跑道嗎? 3.哈哈!!!請問你本次高考第幾名?」
這個問題勾起了我好幾年前生活的記憶,趁這個機會,我也回答了一下。
1. Pliotb:「…因為由於考上公職而就任公職與因立志要就任公職而考公職情形應該不一樣,…」這句話講得很好,這其實是兩種情形。
考上建築師之後,我沒有繼續考公職,目前也還沒有想去考公職的期待。但曾經想擔任公職,而尋找公職轉任的缺,當然這樣的缺會越來越少,甚至沒有。
去年底今年初的時候,學校課業告一段落,打算重回職場。有一個公職轉任的缺在我家附近出現,剛好有朋友在該單位裡,他也跟我詳盡的介紹這個職缺的SWOT,感覺大約可以勝任,將所有資料準備齊之後也送出履歷資料,也和該單位人事主管,和更高的長官接觸了一下。大約八字有半撇。
不過在最後一刻,我為自己踩煞車,選擇回到「事務所」。
對某些人來說,事務所是很操,薪水不多的地方。對我來說也是。
考公職無疑是一條離開地獄般環境的唯一出路,當然轉行也是。不過那都也很好。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想法。但確實是,我比較喜歡實質操作「規劃設計」。
對我來說,規劃設計的實務,沒辦法在「學校教育」中學得,也無法在「證照考試」中學得。唯一的機會只有在事務所用滑鼠和草圖紙磨平面、和承辦周旋法令解釋、和業主議價談判、和廠商討論工法、和施工單位釐清施工責任的過程中。規劃設計專業,才會點點滴滴的累積成長。
進公部門後很難碰到心目中的好單位,可以作設計有能碰工地。幾年前彰化縣的觀光旅遊處(名字不確定),好像曾經出現過這樣的職缺,不過,我沒找到機會去把握。幾個進公部門的朋友分享經驗,寫狀紙,擬公文,用公文釐清責任全屬,打掃國宅,賣國宅,….聽起來有點雜,可能很好玩,但不是我的期待。
最後中規中矩的到104找工作,當然透過朋友也能找到很不錯的機會,事實上,朋友中也有人開業,不過,104單純很多。
考試是一個途徑,如果花一次力氣可以完成的事,我認為不需要花第二次。除非資源很充裕,或讀書能力很好。所以公務人員考上,而且單位不錯是可以換證的,我也覺得應該把時間花在繼續成長上,而不是花在三年後時間會帶給我們的東西上。而我的作法是,建築師考上後,到工地現場駐地監造磨施工實務,在到事務所磨施工圖和3D。總之,回到野戰單位從基層做起。
不過這只是我土法煉鋼的作法。
就像打撞球,要進步,就是要下球桌廝殺。
當球評,看轉播,都不比下場進步的速度快。
2.所以我當年考上公務人員的話,時間到,大概會離開。至於什麼是時間到,很難說。有時候,機緣成熟這種事情,只能意會很難言語。就像開業時機,有時候很多人詢問,我們覺得好像有案源,可是其實很難講。但是不辦開業,業主也不敢和我們簽約,我們也沒有資格或身分簽約。
資源有限,怎樣調度和怎樣爭取,一樣重要。
個人淺見。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559誰該負責?
重要的法規檢討完,釐清可以和不可以,釐清獎勵和避免之後,我會界定禁區輔助線,進行設計規劃。進行設計規劃之後,我會將重心放在這些禁線的不要跨越,而不是禁線的理由,所以,如果設計做到一半,你忽然問我為什麼不可以怎樣怎樣,我不一定馬上答得出來,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追溯思索法規法定規定的位置。經由這樣的結果,是我認為相對安全但還是經過用心著墨的設計結果。如果,你想揮灑,我甘於擔任一個機器人,停止思考,跟著你的紅字與隨性沒有數據的抖線,進行製圖。繪圖本身很難時刻思考和禁線的關係或禁線的理由,禁線釐出之後,我的線條邏輯大約出現一半,被決定一半或說被限制一半。尤其在斜面或曲線都在剖面上出現,一個托天的柱頭或或樑線版,我需要以立體的觀點釐清曲線或斜面的起點是牆外皮交界還是柱外皮交界。我的能力沒辦法在這個時候跨越,前一個步驟,到前前一個步驟去理出可以或不可以的理由。
當我疲於反覆。
這不是送建照前需要或不需要作什麼事情。
而是定案後,可以或不可以作什麼事情。
動筆改圖的人,需要為自己的出手負責。
我也承認,我還不習慣,被不是客戶身份的任何設計人員改圖。我會學習,雖然還不習慣。
當我疲於反覆。
這不是送建照前需要或不需要作什麼事情。
而是定案後,可以或不可以作什麼事情。
動筆改圖的人,需要為自己的出手負責。
我也承認,我還不習慣,被不是客戶身份的任何設計人員改圖。我會學習,雖然還不習慣。
558定案
我認知中所謂的定案,是規劃設計之後的接近最終版本,柱位,立面開窗,管道間,是幾乎不更動的,然後才有所謂的決定要送照。所有的檢討,法規、消防、水電等,都是在所謂的定案之前所被進行的。
如果設計的慾望不能經由自己的約束而得到適當的控制,事情永遠作不完,圖面永遠無法收斂,即使開工,圖說不一致,興建的成果風險更大。設計的最終責任在簽證者身上,不過,這不是本文想討論的事情。送建照本身在我認知中是重要的事情,雖然有所謂的「變更設計」。變更設計的發起人應該是業主。因為業主的需求改變或是法令改變而牽動業主的需求。變更設計的啟動點應該不是設計單位,除非設計有嚴重瑕疵,但這些事情應該在清圖的過程之前應該發現,而不進入定案後才發生。
我心目中的設計流程是,法規收集,草案研擬,配置,法規檢討,初步設計,會結構檢討,細部設計,會消防水電結構檢討,調整,定案,送照,施工圖繪製,協助業主發包。
我所謂的定案之後,應該是沒有、幾乎沒有調整立面的空間。如果有,那還不叫定案,只是細部設計。這一顆小地雷,我的確沒有很大的意外。
有些事情,學不會自律。就沒有效率。
這個教訓要記住。
這個教訓的關鍵字是:消防審查、有效開口面積、無開口居室,副本圖。
如果設計的慾望不能經由自己的約束而得到適當的控制,事情永遠作不完,圖面永遠無法收斂,即使開工,圖說不一致,興建的成果風險更大。設計的最終責任在簽證者身上,不過,這不是本文想討論的事情。送建照本身在我認知中是重要的事情,雖然有所謂的「變更設計」。變更設計的發起人應該是業主。因為業主的需求改變或是法令改變而牽動業主的需求。變更設計的啟動點應該不是設計單位,除非設計有嚴重瑕疵,但這些事情應該在清圖的過程之前應該發現,而不進入定案後才發生。
我心目中的設計流程是,法規收集,草案研擬,配置,法規檢討,初步設計,會結構檢討,細部設計,會消防水電結構檢討,調整,定案,送照,施工圖繪製,協助業主發包。
我所謂的定案之後,應該是沒有、幾乎沒有調整立面的空間。如果有,那還不叫定案,只是細部設計。這一顆小地雷,我的確沒有很大的意外。
有些事情,學不會自律。就沒有效率。
這個教訓要記住。
這個教訓的關鍵字是:消防審查、有效開口面積、無開口居室,副本圖。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557儲蓄
從年後二月二日工作到上個月薪水進來,我發現一個可怕的事情。
即使脫離了「月光族」,自己竟然存不了多少錢!
衡量自己到底多少錢,不是在月初的時候剛剛領到薪水,而是月底的時候,在放餉的前一天晚上清點到的數字。因為薪水是月初發放,因此這個進來的數字其實是負責處理接下來一個月的開銷。很多人的盲點是一筆數字進來,因為開心而進行「犒賞消費」,昂貴的,大筆的開銷,進行所謂的慰勞。而哪幾筆大筆又容易遺忘忽略的開銷,常在我們財務抵抗力最弱的時候,敲敲來臨。例如:所得稅、保險費、社團年費等等。
我很慶幸的是,我一直很清醒自己是窮人。很多喜歡的東西,一直貼放在行事曆年度計畫前空白頁的彩色照片裡面欣賞。
即使發現了這個可怕的事實,我還是很慶幸,月底戶頭裡還有兩三千元。積少成多,遙遠的將來還是有進展的。
即使脫離了「月光族」,自己竟然存不了多少錢!
衡量自己到底多少錢,不是在月初的時候剛剛領到薪水,而是月底的時候,在放餉的前一天晚上清點到的數字。因為薪水是月初發放,因此這個進來的數字其實是負責處理接下來一個月的開銷。很多人的盲點是一筆數字進來,因為開心而進行「犒賞消費」,昂貴的,大筆的開銷,進行所謂的慰勞。而哪幾筆大筆又容易遺忘忽略的開銷,常在我們財務抵抗力最弱的時候,敲敲來臨。例如:所得稅、保險費、社團年費等等。
我很慶幸的是,我一直很清醒自己是窮人。很多喜歡的東西,一直貼放在行事曆年度計畫前空白頁的彩色照片裡面欣賞。
即使發現了這個可怕的事實,我還是很慶幸,月底戶頭裡還有兩三千元。積少成多,遙遠的將來還是有進展的。
556清點
台南的課,因為距離較遠,不像台中,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在上課之前看一次之前上過課的帶子。這一次,因為連續兩堂課排在週六週日,因此有時間,可以在週六晚上看完之前上過的三堂課。作一次講課內容的清點。
看帶的程序很重要,一方面,確認一下自己講過哪些內容,一方面,換一個學生的觀點,檢視自己的語言。
需要風趣,風趣可以減少學生打瞌睡的機會。
需要嚴肅,嚴肅可以確認重點進去腦海裡,而不是在耳邊周旋。
需要鼓勵,鼓勵給人越挫越勇的力氣,繼續向前。
今年和台南很有緣,我答應在11月的時候,在下去一趟,和大家放大「缺點」並在一起討論「解決方法」。
看帶的程序很重要,一方面,確認一下自己講過哪些內容,一方面,換一個學生的觀點,檢視自己的語言。
需要風趣,風趣可以減少學生打瞌睡的機會。
需要嚴肅,嚴肅可以確認重點進去腦海裡,而不是在耳邊周旋。
需要鼓勵,鼓勵給人越挫越勇的力氣,繼續向前。
今年和台南很有緣,我答應在11月的時候,在下去一趟,和大家放大「缺點」並在一起討論「解決方法」。
555新的壓力
下班後,到台北開了一個會,來回的高鐵費用,由台北支付。開會完畢後。
答應了一份新的工作量。進度兩單位。距離完成還很遙遠。
為什麼答應呢?
有時候承攬一些工作的目的,是在提醒自己要累積專業。這份工作應該很有趣,也對自己的建築專業多少有些正面影響。
答應了一份新的工作量。進度兩單位。距離完成還很遙遠。
為什麼答應呢?
有時候承攬一些工作的目的,是在提醒自己要累積專業。這份工作應該很有趣,也對自己的建築專業多少有些正面影響。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554遲來的現況
案子開始沒多久,其實就有測量現況圖,除了標高,排水,地界線等,其他線條看不懂,也沒有細究。
案子做完,建照下來,現場說建築物邊緣有一部份不能施作,說會打到檔土牆,直到此時我才驚覺有些訊息我還沒有好好注意。現場還是得跑一趟。
星期天到台北辦事一直到中午才結束,搭高鐵回程三點多到台中,比以往還要快一些。趁著天光還在,全家一起帶出門走走,順便到基地現場看看。到現場踏勘之後,才發現那幾條線是代表擋土牆上的圍牆,於是將建築圖套進測量圖,果然發現幾個將來會陸續由工地反應過來的問題。先做好心理準備。而原來多剖幾道全區剖面圖,真的是協助自己了解這個案子的狀況。有時候光靠立面圖是不夠的,越多東西依賴想像,就越多東西無法和客戶或協力單位討論。
回程順便繞到棕櫚泉用餐,好好的享受一下最後的週末時光。
案子做完,建照下來,現場說建築物邊緣有一部份不能施作,說會打到檔土牆,直到此時我才驚覺有些訊息我還沒有好好注意。現場還是得跑一趟。
星期天到台北辦事一直到中午才結束,搭高鐵回程三點多到台中,比以往還要快一些。趁著天光還在,全家一起帶出門走走,順便到基地現場看看。到現場踏勘之後,才發現那幾條線是代表擋土牆上的圍牆,於是將建築圖套進測量圖,果然發現幾個將來會陸續由工地反應過來的問題。先做好心理準備。而原來多剖幾道全區剖面圖,真的是協助自己了解這個案子的狀況。有時候光靠立面圖是不夠的,越多東西依賴想像,就越多東西無法和客戶或協力單位討論。
回程順便繞到棕櫚泉用餐,好好的享受一下最後的週末時光。
553盡人事聽天命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552動態追隨
動態追隨
處理圖面到今天,因為反覆修改,一張剖面圖讓我忽然發現機坑淨尺寸不足。
從年初處理至今,有時候這裡調一下,那裡動一點,移動一下牆壁,移動一下柱位,盡量注意到柱列的某一邊要貼齊輔助線,卻忽略了樑位的貼邊位置及尺寸,直到Y軸剖面圖繪製之後,才驚覺機坑深度少6公分。這張樓梯機道剖面圖的編號是15張裡面的第9號。
內牆RC厚度12公分,外牆厚度18公分,6公分落在12和18的公因數上,我相信,是再一次的牆面位置調整的過程中出差錯的。
所有的立面與平面跟隨修改,重出一張柱位放樣圖給現場工務,所有平面再傳一份給結構技師,並附上變更說明。
一個客戶來討論警衛室圖面,花了近一個小時,然後就吃飯了。
忽然覺得,施工圖的功力關鍵可能在於現場零件的尺寸與施工方式,以及想像力。
之前在工地500天的駐地監造的工作經驗。以及3D建模的的空間想像力。似乎無意間協助我目前的工作。建築系畢業,先進工地還是先進事務所?先到大公司再到小公司?我真的沒有答案。
節錄一段我工作時的備忘錄:
------------------------------------------------------------------------------------------------
0831(一)
1. 老闆來電改立面(0831),頂樓拱住元素用到一樓二樓間介面。先調立面(1,3,5,10,14)。 Ok
2. 立面全部落地窗修改。四向均修改完畢ok!
3. 一樓上二樓420高差,樓梯階梯數調整,於平面剖面。Ok!
4.陳董來店。(處理三力達平立面)!!可怕!但是OK
疑問?
1.有沒有不可以破踏的規定?我目前沒看到。
0901(二)
1. 今天印一份二次平面圖。星期一根據最新立面(1,3,5,10,14)0831版修改此版本平面圖。感覺改的差不多,印出來檢查一下2009/9/1/1754。ok
2. 整理變更說明(給結構及青藤用的)。ok
3. 傳給室內。Ok中午寄出。ok
4. 尺寸標住檢查一下。ok
5. 檢查所有線板凸唇是否於平面上交代。ok
6. 平面改完,傳給室內一次,與結構(兩方都附上變更說明)。ok
7. 優先改9號剖面(剖樓梯)一二樓420踏數確認最後一次。
○ 電梯機房梯位置依平面圖更正。ok
○ 背立面的樓梯立面有誤,樑深淺關係。修改後會回立面(0831越洋電話後)ok
○ 電梯角窗ok
○ 背立面樓梯部分要以剖面9為依據修改。Ok
○ 正立面(03)修改,電梯正立面抬高40公分防水。Ok
○ 電梯間深度出現平剖不符!!更正:電梯屋突深度470改為476。及尺寸改為
5,14號圖跟隨修改。(短向邊長度依序503+1364+476)ok
0902(三)
續
○ 根據9號圖要改立面5號,14號ok
○ 根據9號圖要改平面B1,1F,RF。ok
○ 電梯下緣貼齊的一排柱及牆下移6公分。湊出淨電梯機道空間。ok
8. 更新柱位放樣圖給現場高先生。B1及1樓處。ok
電話聯絡過高先生,檔案寄出(柱位放樣、一樓平面、B1平面、樓梯電梯剖面)ok
9. 跟隨立面(1,3,5,10,14)修改其他剖面。
10. 檢查立面圖有沒有掉零件,欄杆、百葉,窗框等。
11. 剛發現八樓兩側凹口沒有對其中間住的柱緣。Ok,因為室內柱70*70,外牆柱70*80。ok
----------------------------------------------------------------------------------------------
這是一個我最近覺得的好方法。
畫圖的時候,再開一個備忘錄,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一起,下班前,在一起確認一次,做好打「ok!」,還沒做好的,加班或是延到第二天。
處理圖面到今天,因為反覆修改,一張剖面圖讓我忽然發現機坑淨尺寸不足。
從年初處理至今,有時候這裡調一下,那裡動一點,移動一下牆壁,移動一下柱位,盡量注意到柱列的某一邊要貼齊輔助線,卻忽略了樑位的貼邊位置及尺寸,直到Y軸剖面圖繪製之後,才驚覺機坑深度少6公分。這張樓梯機道剖面圖的編號是15張裡面的第9號。
內牆RC厚度12公分,外牆厚度18公分,6公分落在12和18的公因數上,我相信,是再一次的牆面位置調整的過程中出差錯的。
所有的立面與平面跟隨修改,重出一張柱位放樣圖給現場工務,所有平面再傳一份給結構技師,並附上變更說明。
一個客戶來討論警衛室圖面,花了近一個小時,然後就吃飯了。
忽然覺得,施工圖的功力關鍵可能在於現場零件的尺寸與施工方式,以及想像力。
之前在工地500天的駐地監造的工作經驗。以及3D建模的的空間想像力。似乎無意間協助我目前的工作。建築系畢業,先進工地還是先進事務所?先到大公司再到小公司?我真的沒有答案。
節錄一段我工作時的備忘錄:
------------------------------------------------------------------------------------------------
0831(一)
1. 老闆來電改立面(0831),頂樓拱住元素用到一樓二樓間介面。先調立面(1,3,5,10,14)。 Ok
2. 立面全部落地窗修改。四向均修改完畢ok!
3. 一樓上二樓420高差,樓梯階梯數調整,於平面剖面。Ok!
4.陳董來店。(處理三力達平立面)!!可怕!但是OK
疑問?
1.有沒有不可以破踏的規定?我目前沒看到。
0901(二)
1. 今天印一份二次平面圖。星期一根據最新立面(1,3,5,10,14)0831版修改此版本平面圖。感覺改的差不多,印出來檢查一下2009/9/1/1754。ok
2. 整理變更說明(給結構及青藤用的)。ok
3. 傳給室內。Ok中午寄出。ok
4. 尺寸標住檢查一下。ok
5. 檢查所有線板凸唇是否於平面上交代。ok
6. 平面改完,傳給室內一次,與結構(兩方都附上變更說明)。ok
7. 優先改9號剖面(剖樓梯)一二樓420踏數確認最後一次。
○ 電梯機房梯位置依平面圖更正。ok
○ 背立面的樓梯立面有誤,樑深淺關係。修改後會回立面(0831越洋電話後)ok
○ 電梯角窗ok
○ 背立面樓梯部分要以剖面9為依據修改。Ok
○ 正立面(03)修改,電梯正立面抬高40公分防水。Ok
○ 電梯間深度出現平剖不符!!更正:電梯屋突深度470改為476。及尺寸改為
5,14號圖跟隨修改。(短向邊長度依序503+1364+476)ok
0902(三)
續
○ 根據9號圖要改立面5號,14號ok
○ 根據9號圖要改平面B1,1F,RF。ok
○ 電梯下緣貼齊的一排柱及牆下移6公分。湊出淨電梯機道空間。ok
8. 更新柱位放樣圖給現場高先生。B1及1樓處。ok
電話聯絡過高先生,檔案寄出(柱位放樣、一樓平面、B1平面、樓梯電梯剖面)ok
9. 跟隨立面(1,3,5,10,14)修改其他剖面。
10. 檢查立面圖有沒有掉零件,欄杆、百葉,窗框等。
11. 剛發現八樓兩側凹口沒有對其中間住的柱緣。Ok,因為室內柱70*70,外牆柱70*80。ok
----------------------------------------------------------------------------------------------
這是一個我最近覺得的好方法。
畫圖的時候,再開一個備忘錄,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一起,下班前,在一起確認一次,做好打「ok!」,還沒做好的,加班或是延到第二天。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551錯身而過
宋朝的法演禪師有回說戒說: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不過最早,我是在漫畫「風雲」裡面讀到這段話的。是泥菩薩告誡天地會會長。
離開校園後,出現了幾個機會,從台南、台中、台北,最晚出現的一個機會是今天中午11:35,地點竟然是最近的「彰化」,關鍵是一通電話和今年的一份內政部6/22行政規則公告。今年前三個地點的機會,在我的能力範圍內的部分,大致上是作了些努力,也得到一部份果實。11:35這一個機會,曖昧難明。
不動心,有點難。動心,真的要動作,其實又是一番折騰。當然還是盡力作了一點什麼的,打了幾通電話,聯絡了幾件事,竟然還順便牽線幫一個朋友找了一份工作,陰錯陽差有點混亂。不過和預期一樣,沒有出現明顯的效果,只是對我的企圖心與衝動負些責任。
無論成功或失敗,無論打點得分或是不幸中的大幸。隨這幾年的追逐,我逐漸明白,所謂的機會,無論投資報酬率多高,機會本身都需要搭配足夠的時間精力的投入,才會開花結果。前幾年,機會出現,見獵心喜,毫不猶豫的全力傾注。當然我也是感謝再三,也得到一些還無法被量化的好處。隨著時間移動,大多數的精力與時間都被指派出去的時候,對於機會的敲門,難免躊躇,難免反覆思考。
輕描淡寫不強求順其自然,動力依然存在,維持平常心處理,不要因為追逐,而失去原來的氣定神閒。不求外在的優雅穩重,只想維持心裡的氣定神閒。
不過最早,我是在漫畫「風雲」裡面讀到這段話的。是泥菩薩告誡天地會會長。
離開校園後,出現了幾個機會,從台南、台中、台北,最晚出現的一個機會是今天中午11:35,地點竟然是最近的「彰化」,關鍵是一通電話和今年的一份內政部6/22行政規則公告。今年前三個地點的機會,在我的能力範圍內的部分,大致上是作了些努力,也得到一部份果實。11:35這一個機會,曖昧難明。
不動心,有點難。動心,真的要動作,其實又是一番折騰。當然還是盡力作了一點什麼的,打了幾通電話,聯絡了幾件事,竟然還順便牽線幫一個朋友找了一份工作,陰錯陽差有點混亂。不過和預期一樣,沒有出現明顯的效果,只是對我的企圖心與衝動負些責任。
無論成功或失敗,無論打點得分或是不幸中的大幸。隨這幾年的追逐,我逐漸明白,所謂的機會,無論投資報酬率多高,機會本身都需要搭配足夠的時間精力的投入,才會開花結果。前幾年,機會出現,見獵心喜,毫不猶豫的全力傾注。當然我也是感謝再三,也得到一些還無法被量化的好處。隨著時間移動,大多數的精力與時間都被指派出去的時候,對於機會的敲門,難免躊躇,難免反覆思考。
輕描淡寫不強求順其自然,動力依然存在,維持平常心處理,不要因為追逐,而失去原來的氣定神閒。不求外在的優雅穩重,只想維持心裡的氣定神閒。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