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1019關於建築師考試制度的變革的零碎想法


 

關於建改社致力於建築師考試制度改革,抒發一點建築補習教育努力相關的想法,順便懷念以前一段忙碌而充實的補教人生。

 

筆者曾任教於某【建築補習班】一段時間(2004-2011,約八年),成立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曹登貴建築師事務所,彰化縣建築師公會會員),開業之後辭去教學工作,當時在補習班主要指導建築設計與敷地計畫這兩科也曾經獨立主導建築結構課程特輔班帶領同學從傾角變位法分析力學自由度。當年指導建築設計,登貴從不談色鉛、麥克筆渲染表現,也不談萬能平面,只從建築技術規則的基本精神以及建築機能與形體作為教學依據,因此不是曾光宗老師口中L型平面的教學者,合先敘明。

 日前晚間,徐岩奇建築師打行動電話給我,詢問幾件事情並談到建改社臉書文章,登貴才注意到有此討論議題,前後閱讀,討論之中,末學登貴認為值得思考幾個問題,個人見解如下所述:

 

 一、補習教育是速成的【速成教育】,還是補充大學所學不足的【補充教育】,值得思考。到補習班學習及唸書的都是建築科系畢業的建築系畢業生,補習班的教學並不是在一個學生完全沒有受過建築教育的薰陶之下速成催化,相反的而是以學校建築教育為基礎進行再補充再建設的【補充教學】,根據登貴自己的教學經驗中,即使是建築研究所碩士畢業的學員,竟然對於建築技術規則這種實際執行建築設計操作的基本法令相當不熟悉,以至於設計出[樓梯級高級深]計算錯誤而不合理、[步行距離]完全超過規定、柱樑尺寸跨距超過合理值、公有建築物缺少無障礙廁所等不合理設計甚至不及格設計。也許這是許多人眼中的瑣碎枝節,但這些都是事務所用人時,重要的基礎能力,如果這不是【建築實務】那什麼是【建築實務】?這些碩士畢業的建築人,究竟是因為學校沒教好以至於輕易取得碩士資格,還是自己透過欺騙偽裝實力隱瞞老師而取得資格不得而知,但這些基本知識上不熟悉而發給建築師證照顯然不妥。有些專業知識還是吸收並融入設計操作,核發建築師證書才有意義,而非一昧的認為那些實務的東西不重要進入業界後才學就可以。學校教育對於一個建築人專業的教學影響,大約在畢業證書發給後便沒有影響力,補習教育在此實是提供一個補充教育的機會。筆者本身從補習班學生、補習班講師,到自行開業,並在開業後,以事務所資源積極辦理實習活動協助建築系學生銜接[實務][學校教育],近日暑期實習生回事務所談及實習後上課更加聽懂課堂老師教學內容,末學登貴更加相信學校教育加上實務的補充,才是培養一個建築人的好方法。因此,補習教育是捷徑速成還是基礎之上的補充教學,值得深入思考。

 二、關於一試的免試資格,根據蘋果日報刊載,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曾光宗表示:「考選部找的命題委員,幾乎都是具教授資格的學者,很多都沒有實務經驗,有時候連自己的研究題目也拿來考,如果沒跟著他做研究,誰答得出來?」根據登貴自己的觀察,曾老師所言確實有此現象,但這樣的情形下,三個方案中,建築師考試第一試[全免],是否合理?我想這也值得思考。

 

 登貴雖脫離補習人生已久,但仍關注建築人考生的環境,基於理性發言,得罪之處,敬請見諒。近日暑期實習生回事務所談及實習後上課更加聽懂課堂老師教學內容,末學登貴更加相信學校教育加上實務的補充,才是培養一個建築人的好方法。因此,補習教育是捷徑速成還是基礎之上的補充教學?值得深入思考。

 

 三、否定現行考試制度的觀點常集中在,建築師考試的鑑定效力有無,考上之後敢不敢執業、有沒有能力執業、是不是要補習過後才能考上、缺乏實務經驗的大學教授能免除建築師考試的一試(但根據蘋果日報刊載,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曾光宗表示:「考選部找的命題委員,幾乎都是具教授資格的學者,很多都沒有實務經驗,有時候連自己的研究題目也拿來考,如果沒跟著他做研究,誰答得出來?」)這是幾個近來重要的議題,因為一篇蘋果日報的報導,以及建改社臉書上的對話,近日也引起許多人的注意與討論,但這樣的議題討論之下,若對於建築非正統教學或非主流教學大力批評與抨擊,顯然並不十分公允。

 其實登貴認為,事出必有因,有駕照卻不會開車,汽車駕照除了筆試還有路考,真要能考上駕照而不敢上路,基本上是後天的問題,例如:駕駛人對於交通路況應變的能力沒有信心,或是自己本身沒有汽車或是親自駕駛的機會。路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我知道這是一個比喻而已。真要會開車,還是要常開車。同理,要會做設計就要常作設計。

 

 四、有人說,有牌照卻設計不出好房子?我並不相信這是台灣的特產,類似的現象,我相信其他只要有【考試制度】的國家一定都有。畢竟,考試只是一種模擬,或一種抽樣檢測,在極短的時間內,抽樣測驗一個考生會多少【專業知識】(注意!不是設計天份!天份不一定能被測驗出來的。)既然測驗是一種針對母體的抽樣,就一定有誤差的情形發生,所以應該不是台灣的特產現象。我認為現今的考試制度,公平性與有效性某種程度符合大多數人的期待。建築專業知識吸收學習到一定程度,在考試時間內能答題完成,得到足夠的分數,願意投入時間念書,願意靜下心來閱讀建築專業。就有機會通過測驗。把時間花在賺錢、競圖、演講、策展等工作,賺取財富與名聲。時間上自然相對排擠,名落孫山其實不算不公平。同時我也相信,某些建築物設計出來能得建築大獎,造型獨特,事後卻被使用單位嚴重批評,是設計天份傑出,但建築物裡與基本建築專業知識的匱乏。建築師考試的考試項目與科目,是一種廣泛性的抽樣,而不是只考【建築設計】,換言之,【真正有能力的人】應該定義為【真正有能力執行建築設計與監造工作的人】,而不僅僅是【真正有天份作出曠世巨作的好手】。根據我自己得經驗以及和學校同學、實習生的聊天訪談中發現,很多建築系的同學很辛苦,在學校被誤導為【建築設計是建築的一切】,直到進入職場才發現【建築的領域很廣】。

 

 五、某些建改社的先進認為,在現今的建築師考試中,考試技術凌駕了本職學能?這一點,我並不太相信。雖然,考試卻時有一點小技巧,字體端整一點、線條穩定一點、顏色上得漂亮一點,但,總是不脫離【建築設計的專業】,也脫離不了要認真讀書、吸收建築專業知識。筆者多年前曾經是第一線親自指導建築設計的補習班兼任教員。一方面,我並不相信還有人在教萬能平面,另一方面,我也不相信一個擅長使用水彩、色鉛、麥克筆技法的考生能用華麗的選染技巧與圖面蒙騙考選部的閱卷老師,讓一張沒有建築實務專業設計方案給予高分通過,我想這一點,顯然就太輕視【閱卷老師的專業辨識能力】。當然我們也要自省,我們的建築好手的定義是設計上的好手?還是建築專業上的好手。設計作的又快又好的好手很厲害、預算算的又快又準的好手也很厲害、監造過程抓出缺失並能迅速處置的好手也很厲害。我們的好手,是怎樣的好手?是不是全面(至少符合6)的好手呢?值得思考。

 

 六、至於現今建築師考試制度下某些先進會有如此疑慮,【有牌照設計不出好房子?】何謂好房子,我個人認為,符合法規底線,在結構安全、使用單位滿意、節能綠建築、通風採光符合、消防逃生避難合於法令的房子,就是基本的好房子。致於造型上炫不炫、美不美、帥不帥,一方面見仁見智、一方面,其主導者其實是業主,而不是建築師本人。房子不夠好,不夠好到通過建照審查,自然不會存在,或是被修正到夠好,而取得建照。取得建照的建築物,我認為就是基本的好房子或合格的房子。當然也有造型譁眾取寵實際使用時違反東西曬建築物裡的基本法則但也取得建築執照,但使用階段被使用單位埋怨的【暫時性好房子】則不在討論階段。但我總相信,建築師過於詩意、過於浪漫,甚至刻意忽略使用者真實需求,或過於積極打造自己的風格版圖建立自己的大師品牌,反而是違反建築職業倫理。

 

 六、最後,建改社的先進有人說,改革不必然全盤否定過去,經常是增益其(過去的機制)所不能。我想,既然改革不必然全盤否定過去,當然改革也不必然抹煞不同領域建築人的努力,包括補習班。不同位置的建築人,用自己的方法提升建築人的素質,並不是壞事,應該可以不用針鋒攻擊。雖然筆者開業辭去教學工作而遠離補習教學已久,但當年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確實發現,在學校沒學好的建築專業,法規、物環、構造、設備等等。在補習班學習確實也相當充實。而自己教學的時候,更不敢開玩笑,一堂3小時的課經常熬夜一周準備,從法令收集、機能架構、相關法令、案例分析,課堂小考的設計。大多數的講師都是戰戰兢兢的準備,對於建築整體環境的努力,都是無愧我心的。

 

 

(以下找出硬碟中留存的以前上課照片,打開建築補習教學的神秘黑盒子,也聊作自己過去努力回憶的懷念。建築補習教學其實是相當嚴謹、扎實、高密度而辛苦的,要把上課比擬做打仗,一點也不誇張。也再次感恩池體演建築師當年的識才與晉用,與提攜的恩情。據說新講師前幾堂課,池先生都會直接詢問詢問上課同學,教學效果如何。是相當嚴格的班主任。感恩當年池老師的提攜,登貴也將以這樣的提攜恩情為榜樣,延續前輩的恩情,對待後輩建築人。

 【本篇文字源發帖於建改社臉書頁面,經前輩提醒,有些文字在某些版面之下,是相當限縮的建築人小眾讀者,因此登貴稍作整理、補充與潤飾,發表於登貴自己的臉書以及部落格頁面,也希望年輕建築學者有志於建築師考試者也能多加留意國家考試相關訊息與目前動態。尤其是建改社的相關訊息值得追蹤留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