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242 專業的起點

6:55天又亮了,自己的事加上大二實習課補充資料,一不小心又天亮了。作著有興致勃勃的事情,就是很容易無法自拔的投入。

都市計畫系不算是一個熱門的科系,即使是在成功大學這樣的名校裡,進來的學生,對未來認真一點的人,很多都有騎驢找馬的心態,尋找轉系的出路時機,例如建築系或是工業設計系。有很多說法,公務人員、建設公司經理、專案經理,都市計畫系究竟樣將學生訓練成哪一個領域的人才我不知道,不過,我認為,盡快讓他們知道都市計畫的專業,體會到一些專業感,或是找到變成都市計畫專業的途徑,能快速安定他們的學習態度。我的意思是,當一個學生,大致能想像將來工作的內容或角色,知道現在學習物件和未來工作關連的時候,也就能往某一個自己心裡有數的方向自我建構專業,自行搜尋知識碎片,餵養自己,逐漸使自己成為都市計畫專業人員。只是聽課、作作業、寫寫報告,即使拿到文憑,我覺得他們的不安恐懼依然存在。甚至為了消除這樣的不安繼續升學到研究所聽同樣的老師用「換句話說」來詮釋幾乎相同的教材或教學內容。

大二的小朋友在實習課遇到最大的困擾不是師資會是教學內容,而是都市知識或常識的基礎不夠,對於一個都市的認知不夠清楚不夠深刻。這不是難理解的事,因為我們活在都市,從小在都市還經中成長,都市的好與不好其實我們都習慣了,我們也許貪圖大學路的早餐店方便,一點都不在意騎樓是否被佔用,或是根本不知道騎樓被佔用是違法的。面對一個都計系師長們所規劃出來都市環境,大學二年級根本還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來評斷好壞,甚至操作都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是發生在一個或兩個學生身上,而是全部的,剛剛脫離枯燥的高中聯考生涯的大學二年級身上,幾個小朋友跟我反應,讓我有點擔心。

我答應大二的小朋友,跟他們談談都市計畫和都市設計操作實習之前的一些補充知識,從法規出發的理由是,許多事情的最低標準會規範都有法令文件作為依據,法令是相對上最有效力的文獻回顧。不談過去,但至少能理解現今法令上的認知與作法,認識一個科系最快的方法是從他的主法規和其延伸子法。例如:建築系的建築法,因此,我也打算從這裡開始介紹「都市」。

我準備了「中央法規標準法」、「都市計畫法」、「下水道法」、「交通影響評估準則」、和去年杜建宏學長給我的「公共設施規劃分析方法」。打算先說故事三分鐘然後切入法規。

從「中央法規標準法」出發,從此以後他們知道法規文字條、項、款、目的遊戲規則,和從總則到罰則、附則的文章架構。於是他們將來都能自行查閱法條。從母法追蹤出所需子法。

都市計畫的根本大法是「都市計畫法」,從擬定變更、土地使用、公共設施等,可以稍微看見都市計畫的原始三大工具是「土地使用計畫」、「交通運輸計畫」、「公共設施計畫」。

「下水道法」可以稍微點出道路和管線的關係,道路地面以上提供人車通行,地面以下跑水跑電跑資訊等管線,誰在道路中央,誰在道路外側,誰要及戶及門,誰要服務端。

「交通影響評估準則」裡面的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的「應包含內容」可以幫助他們瞭解交通衝擊,除了傳統美式四階段交通計畫評估,還有什麼是「聯合國協助團」給了我們之後因應當地環境和實用需求而增加的考量。

「公共設施規劃分析方法」稍微說明了一下都市計畫法42條到47條的公共設施的種類、區位、數量密度和規劃概念。

本來還想再加,不過大二的學生如果能懂到這裡,後續銜接學校課程,只要不太混,應該會很快進入狀況。到影印店拿資料的時候發現竟然花了650元,才印50份,想不到這麼貴,不過我是傳統的人,PPT放過之後,如果有人還記得內容還能自己上網找資料補充之事,去!那才有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