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835動肝火

835動肝火
在一個對話中動了肝火,一種被惹毛的感覺,後腦杓後面一圈逆髮一陣刺癢,那是我即將生氣的前兆。
其實自己不算常生氣的人,當然這種話自己說其實不算客觀也沒有說服力。不過也因為自己不常生氣,所以面對嗔怒前的風雨欲來,還沒建立好處理情緒的好習慣。比起處理自己沮喪、挫折的情緒,嗔怒明顯生疏許多。

歸納自己會生氣,甚至陷入暴怒,通常有幾個理由:
1.對話的另一方,語言開始無理取鬧,離題或者是擴大討論面,讓我覺得這個討論已經不再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而是以增加彼此心理負擔為目標。
2.在談判妥協中,自己已經有所退讓,對方明顯意圖得寸進尺,擴大自身利益。
3.在自己覺得認真之下,對方胡言亂語玩笑化了,覺得自己的認真視事是個笨蛋。
比較常見的大概是這幾點。會生氣總是有很多不同的理由或情境疊合在一個時間點,很少有絕對單一的理由,但通常總有一個最致命的「一句話」或「一個表情」,這個致命的態度或表情被自己解讀為一種態度,一種放棄的、不屑的、不在意的、不體諒的、不妥協的,不打算善意溝通討論的關於「尊重」層面的負面態度。如果對話的另一方,不是很疏遠的陌生人,怒火延燒的燃點似乎更低。

好弔詭的是,和友善溫和相比,憤怒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但和冷漠相比,憤怒卻是一個還算正面的表現。因為冷漠代表完全不在意,可能也不再在意了。而憤怒代表原來雙方之間的關係並沒有改變。

無論怎樣分析,也不能為自己的修養不足找藉口,只能找克服方法。「動怒」除了象徵自己不夠「理智」以外,也象徵自己「能力不足」。因為任何引起生氣的語言,拋開情緒,一定還是有可以討論的空間,沒要找到正確的「爭點」理性審酌,做言詞辯論,就算是「不夠理智」或是「能力不足」。如果生氣的原因是對方不認真了,輕浮了,胡言亂語了,那麼立刻放棄自己對話的認真態度,也跟著胡說八道,應該也是解法之一。 雖然後面的方法不算積極,而且也有讓對方誤認為我們賴皮胡亂了的風險,這個風險存在的原因是不確認對方是邏輯上錯誤的愚笨還是態度上錯誤的白目。

我的意思是,學習處理憤怒情緒,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技巧。因為我們真的不想只為了對方可能一樣也有的修養不足、態度不對、觀念錯誤、能力有限,因而和對方的關係冷漠了、斷裂了。我們只是想對話過程中雙方站在同一個基礎,用相同的語言,討論相同時空範圍、議論範疇之下的「同一件事」。

我目前所能想到的一個應對方法,是反芻對方點燃我們嗔怒的最關鍵的那句話,
那句話拆成主詞、動詞、副詞、連接詞。像是當兵比賽拆槍一樣,拆出所有零件,將注意力放在關鍵錯誤邏輯。而不是對方的態度。如果我們真的言之有理,順理成章,檢驗過後確認正確無誤,應該也不會有情緒吧!希望我下次後腦杓刺癢的時候會記得這篇自省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