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843和真實世界的媒合的用心意圖




這個題目是九二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建築設計題目:區民活動中心。

因為有個機會和朋友討論這個題目的解法,因此自己乾脆概略地操作一遍。

關於我的解法,以下稍微作說明一下,但我也提醒閱讀的朋友,過程中,絕對不要把我所提出的提案當作是標準答案,要去質疑我的邏輯,檢討我的思路,尋找我的邏輯上的缺點,作為讀者自己審思議題的養分。

一、本案議題:

我認為這個案子的關鍵字有四個:聚會、資訊、展演、儀慶。根據這四個關鍵字,我認為對應到這個場所所需要的空間是:廣場、走廊、穿堂等戶外與半戶外空間。

同時,我也認為這個題目的陷阱之一就是標題:「區民活動中心」。這樣一個基地的規模,從都市計畫的角度看來,這種公共設施的分配絕對不合理,在真實世界及都市計畫的實務中,這樣的住宅區區域及這樣獨立街廓的基地條件,如果是都市計畫科的作業人員,絕對不會只規劃一個「區民活動中心」。而是一個公園綠地的公共設施用地上的「多目標使用方案」。換言之,是一個以公園綠地的都市計畫角色為主,兼任扮演或負擔活動中心的功能。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即可檢討出,本題目空間需求的缺口。

換言之,這是一個公共設施用地公園綠地的規劃案,兼任活動中心設計的標案。以公共設施為標案的空間需求,題目中的休憩空間,絕對是不足以一個公共設施提供人群聚散的可及性與理由。說白一點就是說,一個只有遊憩空間的公園,對一個周圍都是住宅區的環境中顯然賣點不足。因此,補齊一個公共設施的機能,我認為是這個案子的任務工作之一。若干個有機能或無機能性的廣場即是需要補充的元件。

其次,沒有被題目特別強調的停車需求,我認為也是一個隱藏版的空間需求,被設計成,解題者需消化並將此案媒合到真實世界中的可能樣貌的想像後,提出,並填補到提案中。

二、空間需求

這個題目的空間需求概算之後,大約不會超過1000平方公尺,最大的空間是大型多用途空間(500平方公尺),最多的空間是教室為40~50平方公尺小的空間清潔工作室5平方公尺總計約九百估量概略一點的話我會抓在一千平方公尺建蔽率和容積率在這個題目中沒有參考性反而是基地周圍皆為三層或四層的連棟住宅這句話暗示環境是一個中低密度的開發強度這件事情因此量體上宜散不宜聚宜低不宜高

三、根據上面的分析及假設,這是我的解法說明

*以虛空間為核心,外接每一種空間需求。

*除了本來的空間需求外,增加戶外設施,籃球場(這個沒畫到)、直排輪場地、兒童遊戲場,街道家具等設施。

*社區活動帶來停車需求,地下開挖對一個不缺乏土地的案子來講,地下化的成本顯然不合理,而且也在可及性上扣分,因此停車空間規劃在多用途空間的一樓處,而一樓部分只落結構柱,作一個半戶外空間。在拉透視的時後才想到的。

*增加很多進入廣場的通道,有的形式是小廣場,有的是穿堂,有的則是人行道,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即是,使周圍的住宅區居民,很便利地進入廣場,進入基地,覺得很方便來這裡走動,在這裡參加活動或參加社區課程的人,和戶外的關係很通透。

*對於道路的丁字路口(路衝),我並不覺得一定要處理一個什麼東西來回映,因為從都市計畫的交通計畫觀點,丁字路口只是意味著交通上的衝擊,我唯一堅持的是,在這個區域不要設置停車位、或基地建築計畫的主入口(次入口我還不避免,因為交通號誌可以順便作出口通行管制,詳見彰化稅務局的google earth的航照圖,彰化稅務局上下班的通勤交通旅次幾乎幾乎不造成周圍道路的交通負擔)。

*剩下的廊道、廣場、地景、露台的手法,則是大多數大學畢業設計常見的手法,沒有太過獨特,但卻是實用的空間手法。

太多人拿到題目之後的動作,即是根據題旨,機械化地「將圖面完成」。缺少對一個題目質疑、批判的習慣。思考深度加多一點點,其實即可探求出題者的真意,得到一個相對上較具社會關懷和專業習慣的解決方法。

以上淺見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