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607建築設計學習方法



要先說明的是我還是一個建築學習者。不過也一些想法分享一下。
從學生時代作設計作業,到現在操作小案子的經驗來看「設計」這件事。
大一個時候,覺得抄襲很不好。設計盡量要自己想。會嘗試很多草模,坦白說卻不精彩,不精彩到連自己都吸引不了。大二時開始看看大師怎樣作設計,後來學會抄襲,有時候抄襲整體配置,有時候抄襲某一部份的建築語彙。
這樣的臨摹,並同時應用在設計作業上。我的臨摹一定會用在設計作業,花一分力氣能完成成長和交作業的雙重效果。偶爾抄的不好覺得詭異,偶爾抄得好,連自己都覺得精彩。到大四的時候,也就是是在大量的作品集中吸收建築語彙或說抄襲之後,在做設計的時候,我發現我越能專注的面對基地條件與使用者需求,說真的,我從來只注意這兩個重點。歷史函構這件事在IM貝的金子塔的故事讀完之後,我就決定在學生時代暫時忽略這個議題。我也必須聲明這是我的作法,建築要學的東西很多,我一開始就沒打算在學生時代全部學完。在做設計的時候,我發現我越能專注的面對基地條件與使用者需求,因為面對問題,我口袋裡開始有一些手法可以應對。大面窗?還是一面大面窗在搭配幾個可布窗?還是玻璃磚牆。崁入幾個量體。假牆或板也來一點吧。處理景觀或西曬,轉量體,或是插入一片垂直遮陽版?轉量體牽一髮動全身,不然量體切開之後,轉其中一部份吧,中間裂縫配不了房間怎麼辦?當走廊嗎?下次吧!今天當水池,中間擺一尊菩薩,或蚩尤?
因為口袋有些東西,所以遇到問題可以先丟一個暫時性小答案,然後進行思考,來得及的話,所有一開始的小答案,會被自己翻兩番。時間趕一點的話,有些東西先上陣吧。然後看是配合一開始想到的配置,或是設計流程後面,再處理一下整體造型的介面上的整合。然後材料,然後顏色。不過在大學時代我好像只用過黑、白、灰、紅、咖啡,深一點或淺一點。其實白模才是我的最愛。

然後考試的時候快速設計可以生出草圖以後,再來看看設計內容和使用需求。
然後遇到有心沒錢的業主,磨了兩年,還在用SU建模討論三樓露天懸臂梯還是鐵爬梯。我們都愛作菜。沒有食材空有爐灶,我也無能為力。

有手法,才有能力談想法,沒有手法,當然有可以談夢。可是真的是欠缺說服力,就我的經驗看來,在學校設計作的不錯的同學,通常設計手法和語彙都不會差強人意,表現法差的,也懂得運用草模或SU討論。

總而言之,我的設計學習,除了「臨摹」就是「作中學」。

不過,千萬記住,所有的設計手法是用來說出設計策略的「單字」。有絢爛的形式操作,沒有靈魂,絕對不是重點。
以上分享淺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