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第一次教授建築設計術科考試的課程,當時我有一個想像,如果我把每一堂課的教學大綱都建立過一次,同一個主題的課程,將來我上起課來會輕鬆許多,因為課程內容教過,只是學生換不同的人。會有這樣的想像是因為,我一直很羨慕,大學裡的建築設計課,授課老師一手拿著香濃的咖啡,一手拿著一疊白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氣定神閒,等著看學生的模型,看學生的草圖,聽學生的論述。老師聆聽到邏輯論述不合理處,或是設計工法的錯誤處,精準地給予指導,提出一個會讓學生恍然大悟的解決方法。我一直覺得設計課應該這樣教授才對。至少至少,這才是有效率的方法。
不過這六年來,我不但沒有很悠閒的聆聽學生的設計上的想法,反而很緊張地擔心,有沒有聽懂?能不能運用出來?怎麼還沒熟練服務核的變化?等角透視怎麼看起來扭曲了?甚至,沒有一份教案是用第二次,同一個主題,甚至同一堂「概論課」,幾乎每次上課前的前一週,都會重新研擬一份新的教案。有時候是因為自己實際教學之後發現內容排的太滿,或太鬆而調整,有時候是因為上課同學的程度不同而調整。程度高的學生,不談基礎,因為他們在空間安排上已經相當可以,要談的是手法運用上的不適切以及如何調整,要不要留虛空間?怎樣留?留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事情?哪些配套零件要記得同時補上?程度普通的學生,空間組合安排的不漂亮,動線不順暢,房間尺寸凌亂,怎樣收的乾淨,哪些手法可以搭配,垂直動線中斷了怎麼辦?入口怎樣看起來可以合理一點?而非建築本科系欲入門的學生,則從線條怎樣銜接,字怎樣書寫,不過,四年的設計訓練畢竟是紮實的過程,
緊接著下來的課程對象,是完全沒有建築基礎的非建築本科系的同學,我們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讓他們可以畫出一張建築設計的快速設計提案,建築設計第一堂的概論課的教學大綱我又重新調整一次,這一次打算不從操作程序開始說明,因為沒有基礎,我打算從案例分析開始談起,介紹好的案例與這個案例之所以好的地方以及其高明的手法。我期待的目標是,可以畫出一張快速設計的提案圖,先不論提案本身內容的好壞,但要能承載想法,同時是一個建築論述,後面從評圖的過程持續修正、調整、優化。在這麼短的時間要達成這個預期成果,考驗我能把複雜的事情與程序講得有多清楚,同時也考驗這些同學為了自己的進步,能承受多少我指派的身心折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