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780負責與認錯

全家人到一間很熱鬧的路邊攤用晚餐。座位排的算緊,大概客人很多吧。

這時候,一個體態豐滿的女孩子雙手拿者兩盤小菜經過我們這一桌,匡啷一聲,這個女孩子絆倒了一張不銹鋼凳子,凳子撞到女兒正坐著的椅子,跌躺在地板上。女兒嚇了一跳但還算鎮定,看著這個奇怪的大姊姊,老婆將絆倒的不銹鋼凳子扶起來,我們大概都在等這個女孩子的抱歉。

奇怪的反應,這個女孩子沒有抱歉,也沒有對老婆順手扶起椅子的小忙道謝,反而是一股腦的抱怨還有喊疼,似乎這件事情是別人對不起他的。過一下子,他們全家陸續坐定位,原來是一家人一起來晚餐。本來想跟這個女孩子說點什麼,不過,就想想算了。老婆刻意稍稍提高音量問:「妹妹,有沒有受傷,痛不痛?」這個粗心的女孩子完全沒有反應。

有幾個想法在心裡面產生,第一個是不高興,因為小朋友差一點受傷,第二個是後悔老婆有出於本能的把凳子扶起來,縮短這個女生困窘的時間。當然,這是不算對的反射動作。禮貌本來就不太應該,祈求什麼,包括別人禮貌的回應。不管有心無心,作了小錯事或冒犯別人的事情,基本上都應該要意識到,我們的行為和別人產生情緒上的關連,一個很客套的抱歉,很簡單卻很有效。自己曾經在KTV打工的時後打翻客人昂貴的酒,覺得賠不起,當時很害怕,硬著頭皮趕快道歉,拿清潔工具趕緊清潔,整間包廂的客人人高馬大,客人竟也只是一句「下次小心一點!」當晚全身而退、安全過關,客人沒要我賠償。

這個小女孩絆倒後的反應與說話內容,聽起來是很是以自我中心,不顧別人感受的。從他的眼神看來其實不然,他只是害怕被責怪,趕緊加大音量,把責任轉嫁給凳子,同時忽略在場被驚嚇的其他人。說穿了,這是一種習慣,一種反應,一種不太社會化的「反射動作」。在說的仔細一點是,他沒有「認錯」的習慣。

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這個女孩是嬌生慣養的嬌嬌女,第二種可能是在他的家庭生活中,每犯一點小錯的時後很容易被嚴厲的責備和處罰,因此,推卸責任和扮演受害者對他而言是最安全的作法,久而久之變成習慣。對大人來說,認錯道歉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至少除了賠償責任之外,身為大人,我們不太容易被指著鼻子破口大罵,但對小孩而言,犯錯的恐懼感,和損壞嚴重程度或局面嚴重程度,他們不知道怎樣評估,一有風雨欲來的氣氛嚎啕大哭,扮演受害者是最安全的作法,久了卻也容易變成習慣。我估計這個女孩子應該是第二種可能。

前幾天,小朋友誤觸了我自己不會調整需要找人調整的工具,那是在一個歡樂的氣氛下的意外,我先是大吃一驚,接著女兒被我的大吃一驚嚇到,他馬上意識到他可能犯了大錯,於是笑臉一垮,開始痛哭同時要找媽媽。

「別哭,先別哭,來,聽爸爸說。」

「這個沒有關係,但是~~,下次遇到~~~注意,這個部分不要動,好嗎?」

「明白嗎?」

「這樣的話,有聽話,你很乖,你有很棒!」

實在不是要寵愛小孩,而是要教他們學會「認錯」,因此責備或懲罰不放太重。要教小孩負責任,要先教小孩認錯,要小孩願意認錯,一開始不可以用重典齊家。我相信,如果華盛頓的爸爸立牌公告「砍倒櫻桃樹的代價是切小指頭。」華盛頓學不會「誠實負責」。華盛頓應該從生活經驗中明白,父親是一個雖然嚴肅但理智不情緒化的父親,因此兩相權衡下,與其引發父親暴怒,不如跳出來承認,穩住局面。

什麼是教育?我不知道怎樣將小孩教到會讀書又會玩樂。這是他的人生,經由我和妻子來到這個世界上。讓他養成好習慣,是我唯一能作的事。控制自己的情緒,循序漸進地協助她建立良好應對習慣。這個部分辛苦的是,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更嚴謹的自律,情續控制。還有在澎湃洶湧的情緒中,穩住自己的理性,作自己該作的事情。讓他相信,我是個無論如何愛她,雖然有時候會生氣,但一定以大局著想的父親。

這一篇怎麼寫成立志抒情的應用文,本來的重點是只是,一頓不太爽的晚餐,ㄝ~算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