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936關於即將進行的教學課程的一些感觸



關於設計教學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經常沒辦法把事情講完。


敏銳的學生可能會覺得,我說的事情都很重要,但秩序有點凌亂。


主要原因是這樣的,我自己的建築設計操作,其實有一套邏輯與程序的。


建築設計需要邏輯與程序的原因,是因為術科考試是一個有限制時間的考試,從公務高考的6小時到專技高考的8小時,都不是太長或太足夠的時間。因此在術科作圖的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應該清楚下一步與上一步驟的連續性與彼此關係。這樣的目的,主要是減少設計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局部重作」或「局部翻案」的問題。因此一套有效的「按部就班」,雖然無法完全消滅「局部重作」的困擾,但卻可以大幅降低這樣的次數,同時也不需要完全禁止「局部重作」。因為設計活動本身是一個「嘗試」的過程。修修改改、反覆斟酌本來是必要的過程,也是建築設計的樂趣。但因為術科考試有時間限制,同時涉及證照考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一點點順序、一點點紀律的操作模式,協助我們臨場反應可以冷靜客觀,在有限的時間內游刃有餘,所以,某種程度說來。我的確是很重視方法論、程序性的科學步驟。也因此,去年花了一點時間,下定決心。下班後,有紀律的書寫與畫圖,將建築設計操作程序,整理為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第一次建築設計就上手」。試圖打開自己的黑盒子,從怎樣讀題目,怎樣調平面,怎樣畫圖,以及一些準備建築師考試的心得,完全打開地整理出來,攤開在讀者眼前,同時也羅列了近十年的專技高考設計題目,親自動手示範,從解題分析思緒到圖面完成。幾位陌生的朋友反應,這本書把很多關於設計的細節,講得很清楚,沒有藏私。受到幾位朋友的肯定,我自己也很開心。(關於書本新增部分還沒整理完,向第一版讀者抱歉!最近會盡量騰出時間整理。你們的支持是我再版的勇氣來源,預購書單的每一個名字,你們都是我最最感謝的好朋友。)


因為一直都在教授單元課程,偶爾教授第一堂課,才有機會和學生談論多一點關於「操作程序」的細節。但其他專題課程裡,光是針對專題講清楚該種建築類型的機能動線、泡泡圖、單元平面,常用相關手法,以及評圖,其實花費不少時間,真的想把事情說完整,在花點時間檢視一下學習狀況(課堂20分鐘練習與校正),時間緊迫,經常犧牲同學的休息時間,也延後下課時間,雖然不少同學反應並不介意,但對我個人而言,其實也不是輕鬆的上課模式,當然對各位騰出假日上課的朋友們也不公平。


從自己金榜題名的那年年底即開始在實力文教機構授課。一轉眼竟然也教授「建築設計」好幾年,一直將自己定位在「建築設計實作的人」而不是「講師」,因此經常在教學相長氣氛下,和朋友或伙伴間進行「技術分享」或「技術轉移」的模式。而這幾年來,私底下形成的讀書聚會的成員也陸陸續續傳出喜訊,讓自己相當開心。


這一陣子,到台北開教學會議。席間,和主任談到關於建築設計教學自己的概念與想法,想不到池建築師和蔡主任竟然相當支持,稍微討論過後,於是,這個15堂課的教學計劃儼然成形,課程內容的安排全由Peter個人主導,用我的教法或說我的訓練模式來帶領選手進行相對有效的訓練,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方案。好幾年前的課堂上我說過,上完課大家只做完1/3的事情,還有1/3的工作是畫圖練習,另外1/3是透過評圖過程中被修正。而我心中的訓練模式就是加強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回過頭看,事實上,除了實力建築補習班這幾年來給予自己一些發揮的機會以外,從93年之後開始了好幾年的建築考試分享活動,除了歷年來講師無償協助活動的舉辦以外,實力補習班更經常給予暗中的幫助、協助,年輕人沒錢沒資源,真想作一點什麼的,就為了百千塊的場地與場地費費頭疼。除了舒適的場地以外,櫃臺人員從相關資料與點心飲料的準備,與現場的招呼引導,我心裡清楚,是霸氣的池建築師背後的沈默支持。這一點,晚輩的確是相當感謝,會記在心裡。



有一年,建築師考試的某一次考試,考完試成績不理想,適逢建築景氣低迷,許久不見的高中朋友推薦我一份新的事業。當時,白天事務所、晚上讀書畫圖的生活幾乎磨掉了我的活力,那是比當兵還苦的日子。在原定方向上受到挫折,又看見高中同學一身名牌閃閃發光的自信,轉戰其他領域的念頭升起。在補習班適逢一位建築師前輩回來看看朋友,沒有華麗的裝扮與飾品,簡單的襯衫加西裝褲,那是務實的建築人的外表。有點懶洋洋,我有意無意的試探:「學長,建築師你考了幾次?」「八次!從認真準備後開始算,八次!」實實在在的被嚇到,但不是被困難度嚇到,而是自己竟然兩次即心生放棄的脆弱給嚇到,我竟然沒有自己想像中堅強。在那之後,,心安定了。好像考運逐漸順遂(或說之前打的基礎或知識串連所產生的綜效產生)沒多久,遇到一位很重要的好朋友MJ,我們在補習班櫃臺前,討論設計,談論如何破題。之後還彼此約定,將來考上之後,要把所有的技術進行分享,讓我們認識或不認識的建築人,在過這一關的時候沒有我們這麼辛苦!(好像神話了當時的場景,也許當時的實情是,兩位讀書讀累的宅男考生,在可愛的補習班櫃臺小姐面前聊天,越來越開心,越來越忘我…….哈!J,別打我!)



無論如何,除了書寫以外,總算是有一個機會,從頭到尾的將建築設計這件事。建築設計不是一個很空泛玄虛的清談,也不是高來高去講求悟性的參禪,其實是一件務實且,有原則性、可操作、可按部就班的一門技術,只是,我們平常的學習與操作中中,忽略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在考前,我們需要將它補齊,讓我們在可是的過程中得心應手,如此罷了。



這個課程我大致有幾個重點:


1.將操作程序講清楚,並檢視同學的步驟,使設計操作的技術部分,不再困擾。


2.增加各種題目的演練,熟練解題目的過程,並加強動手。


3.提升同學手上功夫,從線條、筆觸、調整,一下筆,若干線條,也要有感覺。



15堂課+充分的練習+調整修正,相信你自己!絕對綽綽有餘!




Peter Tsao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