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904泛黃的商科筆記




大掃除的時候,在書架上看見珍貴的回憶。這是以前延伸學習商科的讀書筆記。



大學的時候有一陣子,忘了是受誰的影響,很想當商人或是當企業家賺大錢,也開始閱讀商業週刊、天下、遠見雜誌等等。大五延畢的那一年課很少,幾個和我一樣研畢同學到事務所或是到工程顧問公司工讀或上班,但是那一年,我將所有的時間和精神放在商學院,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管理學、策略管理、產業行銷。當然,當時具體的目標是考取攻讀企業管理碩士,一年的努力終究跨不過本科生四年的基礎以及考試的競爭程度。全省挑了十間研究所參加入學考試(花了不少報名費),最最接近金榜題名的學校,總分還差十多分。名落孫山是入伍服役前最後一個挫折。當然曾經閃過這樣的念頭,若是技術性延畢再一年,會不會有機會上榜攻讀當時很夯的MBA。稍縱即逝,我還是很務實的持兵單入伍。



雖然耗費的近一年的時光讀書,花費了一萬多元的報名費,以及一兩萬的旅館住宿費參加了十場的砲灰考試,要說都沒有收穫,卻也不盡然,體會到筆記整理以及準備考試的方法,怎樣條理化、怎樣架構化,之後的每場考試的準備中,基本上都是研習當時的整理筆記的習慣,簡單的說就是,先確定一個學門(或一本教科書)有哪些章節,每個章節中有哪些重點,所以筆記的整理一定是活頁紙以便新增改修,同時一定事先整理筆記目錄,提綱挈領之後,針對內容蠶食鯨吞,每個重點的整理只有三種模式,一是因果:因為怎樣所以怎樣。二是條列:怎樣的商業模式總共適用哪些產業,有ABCD等等狀況。三是程序:某某的行銷操作程序是A再來B在來C在來D。筆記的份量文字越精簡越好,因為考試的時後,筆記中的重點才記的住,整理一本很厚的筆記但是內容生疏,不如整理一本文字不多但朗朗上口的筆記。尤其是申論題的考試方式,考卷中的文字,除了重點與架構之外,其實有一部份是臨場反應。



退伍後,回到建築的領域,發現賺大錢是命,在節制慾望的情形下,足以餬口的經濟狀況,則是可以期待以及努力而比較具體可行。不過,這幾本泛黃的商科筆記本所紀錄著的那段曾經胸懷凌雲壯志的年少輕狂卻是美好而珍貴的記憶。

2 則留言:

Eason 提到...

事實證明紙本才能永久保存xDD

Peter Tsao 提到...

是阿!每次看見以前認真的痕跡,自己都覺得自己很棒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