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455細節

施工圖其實是一門基礎學問,我說基礎學問的原因不是最近接觸而略感害怕,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畫施工圖的過程中,因為強迫要交代,因此也迫使我們要思考,要做決定。做關於某種細節程度的決定。
很多東西是慣用的規矩,例如外牆15公分或是24公分RC牆,分間牆12公分磚牆或10公分矽酸鈣板防火時效牆。但是有些東西是很有彈性的,例如門軸的位置一定在門片邊緣嗎?立面門窗的窗框外框內框的數字一定是6公分3公分還是5公分6公分呢?有些是產品的規格要確定,有些是可以變化但需要經過思考一下。如果梁置於偏向室內側,那外牆可以靠柱的戶外側嗎?樓梯平台轉角處的欄杆轉折高低差過大怎樣解決?穆和黃文彬建築師在四季那一晚已經給我最正確的解答。
有些東西可以用外掛程式快速的畫出來,但是你相信嗎?每一個細節都瞭解的時候,不用快速功能畫出來,真的也很有成就感,而且其實也不慢。立面門窗的窗框我還是先以外5內5的方式先畫出來,其實剖面門窗的開窗還不是很確定畫法,星期一會請同事教我,我也會將這部分弄清楚。至於明天,會先畫完短向的全剖,或是開始編門窗表,今天金牌大姊已經開始整理平面圖,老手果然不同凡響,很多讓圖面看來更細緻的物件更完整了,因為上週四下午我把新改的結論建成3D模型,這對明天完成長剖應該有幫助。
正如快速設計一般,有些決定要勇敢的做下去,然後透過試誤修正取得相對正確的結果,漫無目的的思索相對上是浪費生命了一點。
當然,有些決定可以勇敢先做,然後在討論或會議的過程中再修正並收斂為一個的合理並相對最適解。例如九層樓高RC構造的柱子尺寸我預先決定為50公分見方,後來自覺得不妥在放寬到60公分,上頭請兩位結構技師提供初步尺寸,一個是60見方,另一個是70見方,我私下請結構技師朋友概略手算也是60公分見方,上頭因為小心採用70件方,因此我追隨修改。容積獎勵的計算△FA=S*I,S我採用面積,後來才知道可以再乘以容積率變成容積,因此也是一開始比較保守的分配空間,後來經過討論後再放寬。
不管方向對不對,不移動,就絕對無法前進!真是很有意義的話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