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877試解「台灣籐業博物館」

這是某一年台南一所入學考的設計題目,位於一塊角地,機能是很典型的展示、行政、教學綜合的機能。

我的作法是:將靜態的空間放在一起,將容易出現噪音的空間放在一起,於是兩個主量體成形,左一塊,右一塊的。右邊量體因為數量的關係,到頂層的時候退出一片露台,這是我喜歡的作法,有時候即使空間需求整理過後可以在一層樓在中央走道雙邊居室的平面圖裡配完,我也會故意加一層樓,變成兩層單邊居室平面模式,而另一側原本有房間的位置變成平台、露台、陽台,或是加一支戶外梯、或加一快立板插進去。


因為主題是籐業的關係,因此我想作一些「質地」的暗示,所以想將6路那一側陽台外皮向上包過來接為樓梯屋突的頂版。


開放空間留設的位置想很久,角地通常只有兩個選擇,放在轉角最為都市空間或是放在內側供建築物使用者享用,我採取了折衷,但是後看起來還不錯的作法,就是虛空間留設內側,而「靜量體」抬高,讓底層通透。在謝伯昌建築師設計的長安國小,有很明顯的效果,雖然那個設計課題情境和本案不同,不過現實生活中除了這個案子和彰化中興路上南郭國小旁的「彰化縣政府第二行政大樓」有類似的感受以外,這種作法在住宅很少用,聽說是風水的緣故,據說集合住宅連地下車道上面的單位都很不好賣。


因為靜量體的關係,我框出一塊桶狀落地帷幕玻璃在上面,暗示「展示、景觀」的意象。


至於動量體的右側的「法西斯陽台」純粹是一個騷的作法,沒有很成功。


雖然這是一個快速設計的命題,不過我從來沒有「快速設計」不是「建築設計」的分野想法。快速設計就是建築設計,只是更概略,更大膽,更精簡,快速設計的操作,是強迫一個設計人把自己的想法逼出來,不准他慢工出細活的慢慢發想,要把會的東西趕快端出來,聽說早期,有的建築師事務所還用這來面試員工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