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有一次無意見語重心長地說: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要生你弟弟了。
那是在我結婚沒多久,聊著很多同學還沒結婚這件事情,我強調著我應該算早婚的對話中。
就我所知,父親他們兄弟們,都在二十七二十六歲左右結婚。
人生花了很多時間延宕在無謂的瑣事。現代人許多幾乎在三十多歲才逐漸進入社會三十五以後結婚,學制上的工作是主要原因,工作上的穩定狀況是次因。我們跟著身邊的同學和社會期待與社會潮流,上高中,考大學,研究所等等,偏偏不跟著作,眼前的我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或說,還沒有也根本沒有機會學習觀察社會脈絡和認識自己的機會來學會尋找「選項」及作「選擇」。於是跟隨群眾的浪潮一步一步的做完這些事情,我們用「先完成學業」或「先把這件事完成再說吧!」透過這樣的自我激勵將龐大的瑣事完成,然後進入社會,才逐漸覺醒。
進入社會會是一個強力催化劑,催化成長,我們會迅速瞭解學校老師教授的內容,哪一部份是有實用性,那一部份是老師的喃喃自語或他當年失落的轉嫁期待。
進入社會有更多的樣本更多的同儕學習或對照。
當然出社會之後,接觸的群組大小有關,下班後和同事、大學同學相處是一個領域,和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各個社會階級接觸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個成長會教我們計算,會教我們看錶。
近一點的,我們會計算這個薪資和自己的勞動之間的關係,或者和哪些朋友相處常常開銷會不自覺變大,和哪些人在一起會又健康又省錢。
遠一點的,我們會計算,在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應該做些什麼事。
直言之,效率和效果的邏輯,會逐漸取代,以老師的話為主,或是父母的期待。
但這樣的原則也很難拿捏。
如果這樣盲目的進行與時間精神上的投資「恰好」是自己的興趣,這是不幸中的大幸,,也是最完美的巧合。如果不是呢。當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經歷過的事物一定帶來成長」可以解釋所有的失落,這也是最好的麻醉藥,當我們回首過去,發現,有些事情好想去作,好想去瞭解喔,發自內心的喜歡開始產生衝勁。可是我們不再年輕,四十歲逐漸不再遙遠。
換言之,我們很晚覺醒。
我們該怎樣支配我們的人生呢?扮演好某一個角色。還是任性一點的做完想作的事情,看完想看的風景。我沒有答案。還在想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