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826溺愛

在浴室的一場爭執裡,我開始反省一件事情,我可能溺愛了自己的寶貝。
先洗頭還是先洗身體,自己洗腳ㄚ子還是爸爸洗腳ㄚ子,沐浴乳押一下還是押兩下,爸爸吹頭髮還是媽媽吹頭髮,可以大小聲的爭點無所不在。
瀏覽我的書架,時間管理、生涯規劃、建築設計、室內裝潢、金融理財、自我激勵的讀物應有盡有。每個進來我書房的朋友開口第一句話幾乎都是說:「哇!你的書好多喔。」可是,唯獨缺少親子教養的讀本,引導我以正確的觀念,和小孩互動。
其實不是沒有買過,我是依賴閱讀的人,所有知識的吸收,能力的培養,我相當仰賴閱讀,從經驗分享者汲取智慧轉用在自己的圖紙、考卷、球場。小孩還在肚子理的時候,我就買了許多教養書本閱讀。小時候小孩沒有什麼意見,媽媽帶的也很好,於是我也逐漸疏忽。於是本來有很多本教養書的書櫃,被都市計畫、建築、地景設計的書籍給淹沒了。於是我安心的南下進攻下一個專業城池,當我拔營回城的時候。小朋友跑跑跳跳,能言善道,我失去了一年六個月的童年相伴的時光。這也或許是我潛意識裡希望疼愛女兒的彌補情緒。
「我不喜歡爸爸,我不要爸爸!」小女兒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著。
洗澡過程的不順利,我明明很生氣,但是這忤逆的兩句話卻讓我很深的傷心很深的愧疚,在台南一年半的異地距離的愧疚好像很容易跟他的情緒牽扯。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傷人的話說的很自然也很真誠。
我們之間的確是有距離的,即使那個一年半我幾乎每週末回家團聚。但那在小孩的定位中總是一個特殊日子,而不適日常生活。我總是盡量忽略或是不強調這樣的距離或事實,避免這樣先入為主的態度,會使我們距離越來越遠。如果老婆沒有惡意而不小心講到:「他最聽我的話之類的。」我也會迅速提醒:「Don’t emphasize it!」避免小孩觀望父母態度,而居間挑撥親情的傾向。

回想高三為了買機車和父親冷戰三個月,後來父親點頭允許,還有童年幾乎不曾做過家事,或許根本上我也是一個被溺愛的小孩。我很慶幸我和父親的距離沒有越來越遠,我知道我很愛他,每個禮拜至少找一天沒有其他人只有我們父子兩人促膝常談,無論是談論我的生涯規劃,他的身體健康,弟弟們工作上的打算,或者只是鄰居或親戚的八卦。父親究竟作了哪些事情,讓曾經離經叛道的自己,在三十多歲的時候還會常在父親的身邊圍繞,偶爾深情握手擁抱。還有沒有其他原因,我不確定。但我一直相信自己沒有誤入歧途是「父親很愛我」的這種感覺一直確定在我的意識中。讓幾個關鍵時點我寧願變的很「膽小」,不想美好的家庭溫馨節外生枝。

在浴室和女兒的爭執中,最後在我的強硬態度中,滿身大汗地完成洗澡的大工程。雖然有不尊重人權的不安,邊大哭邊洗頭的過程,像是監獄電影裡的場景。
小孩和媽媽就寢熄燈後,回到工作室,從書櫃裡翻到一本很久以前買的書,「叫不動,不催不趕,養出主動小孩」,最近先看這本書,其他書單裡的書本順延。平靜尊重,理性對待,希望自己可以在親子互動上也一同進步。
還是會繼續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千方百計。但絕對不讓家庭美好在自我競逐戰爭中被犧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