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認知中,鋪面、地景、都是設計的一部份,當然也呈現在所有的圖面中。設計結果是一個完整呈現的全部,而不是建築物設計的好不好,景觀部分設計的好不好,地板分縫計畫作的好不好,不是這樣的,要談設計,基本物件配置圖、剖面圖、透試圖,缺一不可,沒有這三張圖(當然越多越詳細的圖越好),至少至少也要有一張透試圖,等角透試圖。才能檢驗高度對不對,整體比例對不對,也才能討論設計好不好。只有一張配置圖是幾乎很騙人的,量體一定放的下去嗎?樓上真的可以承載所有的空間量嗎?戶外空間有想像的那麼多嗎?不完整的圖面,沒有足夠的資訊討論設計,就好像是拿泡泡圖來討論設計作的好不好,一樣的泡泡圖,因為不同操作者的設計功力,絕對有不同的設計呈現的。
因此我對初學者的建議不會是完全針對表現法,但是針對設計基礎繪圖能力和基礎設計能力,甚至是製圖能力則建議應該要予以提升。在沒有這些基礎的情況下,幾乎沒辦法討論設計。
一個初學者的重要目標,不是增加練習量,而是增進完成度,使一張圖攤開在一個外行人眼前的時後,這個非專業者會說:『哇!好漂亮喔,是公園嗎?』
完成度優先於練習圖量。一張圖也應該經由多次的討論得到具體結論,這張圖才算功課做完,而不是畫累了,畫懶了,於是開始畫新的題目,做新的練習這樣比較難累積出設計的功力。好的作法是畫完一張圖後,找人討論,然後針對這張圖補圖,修改,用修正液也沒關係,直到找出這個案子下次處理的時後,哪些地方要注意的重點都篩選出來,才算完畢。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張圖畫的出來的精彩設計巧思,自然而然下此也會用得出來。面對下一張圖的時後,以這張圖的基礎再往上堆疊功力。
1 則留言:
同意。
一張好的快設不是畫完就結束了。
畫完只是到達基礎點,即是"0",畫完之前則是"負數"。
經過不斷地討論及修改,才會遂步邁入1、2、3.........。
圖量的多寡,代表的是畫了幾次,穩定度好不好。
透過檢討出的案子,才是真正的進入狀況。
kclin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