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845準備國家考試需不需要補習?

除了「有沒有女朋友?」之外,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國家考試到底需不需要補習?」
這個問題反映出大多數考生共同的焦慮。一方面大多數學校老師不鼓勵學生補習,另一方面,又會發現,那些通過考試的同班同學怎麼會有很多在學校的時候功課沒有很好,好像補習之後一兩年功力大增專技考試也通過公務人員也通過。於是從客觀事實看來,好像補習班有一定效果,於是,心生質疑,國家考試到底需不需要補習。在討論要不要補習班的大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打破幾個迷思,看一看真實。

關於補習班的迷思:補習班的超高錄取率?
到補習班補習,考上的機會比較高?很多補習班號稱高錄取率,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八十已經夠誇張了,還出現過百分之一百。有興趣的人可以查一下民國90年的建築師錄取情形,當年只有一個人通過考試。如果你檢視任何一家補習班的傳單對於錄取率的解釋。原來,這是定義的問題,一般我們理解的「錄取率」是:補習同時通過考試的學生除以補習的學生。有就是說,分子本來就是分母的一部份。而大多數補習班的算法是該年所有錄取的考生中,曾在該補習班繳費報名的學員人數比例。所以其實不是錄取率,而是「錄取人數中曾在該補習班上過課的人數比例」。因此,如果一個到補習班上過一兩堂課的人,認為自己通過考試的機率接近八九成,那是大錯特錯的。因為錄取名單上的名字很多是很久以前懵懂無知的時候報名上課,經過很多年後的能力累積,於是通過考試的,而補習班上的錄取率算法,會將五六年前甚至十幾年前曾經繳費過的名字算入分子。於是你可以想像,率取率的高低。教學效果是原因之一,但影響效果更大的因素是什麼?是曾經來報名過的學員人數。

關於考生的迷思:功課普通的同學比較會考試?
首先,這不是我發現的。是幾個朋友告訴我好像有這個現象,於是我看看名單之後的確有幾個人是這樣,但不是全部。有很多金榜題名的人,其實在大學的時候功課也名列前茅,甚是是研究所的高材生。朋友這樣告訴我有這樣的現象時,同時還面露欣慰地自言自語說:「上帝其實也為我們打開一扇機會的門。」有一點吐血,差一點拿圖桶從頭上巴下去。其實功課名列前茅的人的出路很廣,很多人在畢業設計前後,設計公司、顧問公司、事務所就積極延攬。這些人很快尋找到適當的位置或出路,一份不錯的職缺、攻讀研究所,出國唸書,當一切就定位且安定下來的時候,國家考試自然不是優先考慮的事情。回想筆者多年前退伍返鄉謀職,不是要兩年工作經驗,甚至一個職缺都沒有,反觀後來認識的同學,竟有一退伍到事務所工作起新三萬八,第二年加薪到四萬二,含加班費到六萬多。如果當年我也有這樣境遇,國家考試應該也不會是我當年的目標。也許你不知道,其實很多通過國家考試的考生,有一部份是在沒有多少退路下的唯一的選擇上全力以赴。當其他人在顧問公司或設計公司改圖、打字、把時間花在報告書上修修改改,或是圖檔上不斷的剪斷、偏移複製。這些功課普通的同學分分秒秒的背誦重點法規、演練結構計算,在考場上答題,自然而然援引法條引經據典,一副專業的對答如流。反觀其他在工作上得到高報酬的人如果一直在基層工作,別說調理分明的回答問題,可能連最概略的整體專業輪廓都沒有,自然處於考場弱勢。所以話說回來,其實是努力與毅力的問題而不是過去功課好壞的問題。補習班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神,那些通過國家考試的人,主要是因為個人大量的努力與不屈不撓的毅力通過考試的。些從前我們認為資質平庸功課普通的同學,其實也不是上帝開了一扇機會的門給他,而是,沒有長輩人脈,沒有工作機會,他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全力以赴的結果。
打破這兩個迷思之後,可以得到一個更正確理解就是:
一、從客觀事實看來,補習班沒有外觀上看起來的那麼神!
二、考試和過去的表現沒有多大關係,考試之前人人平等!
如果你是人云亦云地參加補習,如果你是班上功課很好的同學邀請你一起參加補習,如果你因為現在補習可以折價1000元,你應該要思考的問題不是「該不該參加補習?」而是,「什麼時候該開始要求自己有獨立思考、審酌辯證的能力?」

在決定要不要補習之前,應該先搞清楚以下幾件事:

一、補習班的功能是主要是資料收集與資料整理。
補習班不能取代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會教我們如何思考,從學理上,從課堂上,甚至是老師本身的身教。但是大多數的補習班不會教學生怎樣思考(當然很有良心的老師還是會的。)大多數補習班做的事是,教學生怎樣解題、怎樣讀題目、怎樣計算,怎樣回答。補習班的功能純粹以「考試」作為出發點,因此儘可能的收集相關考試資料、重要著作、論文、期刊、研討會,交給學生運用。因此,因為參加補習了,因此忽視學校甚至輕易地蹺課,實在是本末倒置的事情。以設計這門科目來講,建築設計能力的提升主要有賴於學校設計課和老師一來一往的對話論述,彼此驗證(學生驗證老師的說法,老師檢證學生的設計想法。)在這樣的反覆過程中,設計能力才會提升。補習班可以協助的是,協助一個考生脫離長期依靠的輔助工具,例如:3D軟體、電腦、打印機、保利龍、灰紙板、熱融槍等等。協助一個設計者如何用筆在紙上畫圖甚至是寫字。(你可能不相信現在有許多人只會打字而忘了怎樣寫字。)

二、補習班的解答應該要去懷疑去檢驗。
補習班的模擬解答內容經常包山包海,參加過考試的人大約都知道,可以書寫的空間其實不大,真要把這些鉅細靡遺的內容抄寫進答案卷裡面,大概要ZIP很多次吧!其實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這些解答只能參考,正確的參考方式是這分解答談了哪些議題、從哪些面向切入論述,哪些是不需要的累贅,哪些是這個題目中的關鍵答案,在自己的筆記上或是自己的知識架構中,可以類推適用哪些部分用在這個問題。全盤接受補習班的答案,不是讓你有做不完的瑣事,就是讓你承受巨大的挫折。更何況,很多補習班出的題庫解題整理不一定有參考解題,充其量只是題目整理,到考選部下載考畢試題基本上更直接地。

三、補習班的角色是被動式功能性的
補習班不是生涯規劃的顧問,提供的主要是課程而不是這個行業的職涯規劃,當然也是可以聽聽櫃臺人員的說法,但我要強調的是,應該先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之後,再以補習教學補充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不經思索的全盤接受補習班的說法,我要強調的是,在面臨國家考試的時候,因為有大量的閱讀功課以及不可避免的考試壓力,在這樣的壓力環境下,不應該犧牲自己獨立思考的自主性。

我經常在幫網友、考生、同學評圖的第一句話是:
「評圖的論述,本身就是一種偏見。我有自己先入為主而依循的邏輯,這些邏輯是來自我的閱讀資料與經驗的歸納。你們也應該要有自己的偏見與自己的歸納。你可以先清空你的某一個新增資料夾來暫存我分享的邏輯,但你要質疑,不應該直接儲存。同時如果你發現你的邏輯和我的不同,你應該要和我對話、和我衝撞。很直接地捍衛你自己整理累積而得到的邏輯。」(好長的一句話~)

「準備國家考試需不需要補習?」咦~我還沒回答這個問題內。
不過我想,讀者心裡面應該有自己的答案了吧!

1 則留言:

Peter Tsao 提到...

回答幾個問題:
一、我個人是有參加補習班,不管是建築師考試或都市計畫技師。要坦白的是。大學的時候其實我並不用功,我唯一用功的科目大概是建築設計而已,所以大學畢業當兵退伍以後自己覺得很虛。在補習的過程,重新打基礎,設計也停止天馬行空的解構、後現代,不過還是很喜歡研究手法,造型的手法,配置圍塑空間的手法。專業科目說是在一年內將基礎打起來一點也不為過。功力高峰的時候,一個結構考題,可以用傾角變位法,彎矩分配法、結構矩陣各解一次互相驗算。(不過現在不行了~汗)。準備都市計畫技師的時候也是透過補習,不過後來我因為有帶成大都計系大學部的助教才發現,很多資料從老師指派的教課書上資料其實也不少。
二、補不補習全然視自己需要來決定,以我來講,我需要的是資訊,我沒有的是時間。所以有人幫我收集資料分門別類地整理好,是符合我的需求,所以我購買這個服務。就像是把衣服拿去送洗,加油不會開進自助加油車道一樣,是為了節省時間。節省時間去為五斗米折腰或去游泳上健身房。但是這個購買所節省的時間只是節省「整理資料」的時間。而不是節省努力的時間。這一點要心裡有數。
三、學校教育才是打基礎的好地方,學校老師有義務解開你所有的疑惑,而且學校老師大多有熱情也有解惑時間,和他們討論才是打基礎的扎實方法。而不是太早進入補習班接受精簡的資料,其實很多考試考不出來的專業都是在課堂上和實務工作上累積的。
四、我沒有女朋友。但是!我有一個老婆和一個小孩。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