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853記憶中的座位

恰好經過東海大學,方向盤一轉,電話一撥,順便找一個學弟一起午餐。

我的「學長」「學弟」的稱謂很粗糙,年紀大一點的,叫名字好像不禮貌,叫哥太老,叫兄又太客套,叫學長好像剛剛好。學弟也是類似的道理。不過,這也算是自己圖方便的作法。其實也怪怪的。

有好幾年得時間我不願意進入東海,當然其實也沒什麼理由特別需要進去學校,不過不喜歡進去的原因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那也是自己其中一件的「未完成」。我的「未完成」有很多唷,哈哈!

而打算邀約共進午餐的這個學弟也很特別,2004那一年我剛進東海建築研究所設計組,學弟好像正準備要入伍,當時,心裡牽掛著一些大事情和小事情,總之有點煩,我覺得我沒有做好準備來這裡,但又很喜歡這裡的濃厚設計學院的氣氛,那是充滿思考、對話、爭辯、論述、自省的環境。

一個晚上,學弟來找我,讚嘆和羨慕表露無遺,內心雖然不安,我總算是表現出對這一切的肯定,並鼓勵他說,「退伍後以你的努力與資質一定是沒問題的。」置於,「我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念下去。」這種喪氣的話就吞下去了。幾年後退伍,他真的如願通過考試,進入東海建築研究所就讀,在今年通過口試之後,眼前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提交論文,進入學位的最後階段。我很喜歡一個朋友一交好幾年的感覺,朋友像是一面鏡子跨越時空顯示出過去和現在的彼此。這樣的朋友不一定多,但一定有話聊,而我們通常會很珍惜彼此。也因為幾次這樣的經驗,不管心裡的情狀如何,悲觀的、負面的、搖擺的、不確定的語言,我總是盡量留住嘴裡,真想要提,也盡量補充可能的填補作法。例如常用的「可能是~,不過其實~而且只要,一定是~。」我的好朋友一定覺得熟悉,我這種不乾不脆的含糊中立的說話語氣。

到了研究室,走到大約是從前自己的位置,物換星移,中間已經有很多人成功地通過考驗,向下一個環境進步了吧!我對這裡的記憶始終停留在辦休學離校手續的前一晚,那一個晚上的思緒掙扎,那一個晚上的沈默難捨,直到第二天中午,同班同學才陸續知道自己辦休學的事情。很慶幸的是,有一兩個同學還有聯絡還是好朋友。他們讓我一點都沒有失敗者的挫折感,是體貼也互進諍言的良師益友。即使這是一個未完成,卻是我珍惜的美好記憶。在東海讀書時的設計筆記手札自己還珍惜地留著哩!


沒有留言: